经常能收到大家的留言和咨询:艾滋病、梅毒、淋病在中国已经“泛滥成灾”!!控制不住了!真的是这样吗?这些性传播疾病是否真的如传闻的那样已经席卷全国了呢!?
今天就来聊一聊:
我国三大性传播疾病的现状
在公共卫生领域,艾滋病、梅毒、淋病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也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艾滋病(HIV/AIDS):
截至到2024年6月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1,329,127例,报告死亡474,006例。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的艾滋病感染病例(HIV/AIDS)都超过了10万例,甚至一度超过15万例。
虽然整体上我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在国际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全民感染率约为0.1%(美国全民艾滋病感染率约0.4% - 0.5%),但我国的艾滋病新增感染呈现出较明显的年轻化和老年化的“两头翘”趋势。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整体发病率在部分地区稳中有降,但在一些重点高危区域和特定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人数仍在攀升。
因此,讲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泛滥成灾”有点过于言重,但全国的艾滋病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梅毒(TP):
近十年来,我国的梅毒感染人数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超过40万例,2023年我国共报告梅毒超53万例,十年间梅毒新增感染增长比较显著。
尤其是在全国的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年龄层和人群的梅毒感染率相对增长迅速,需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淋病:
近10年来,我国的淋病感染病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波动趋势。
2013年,我国淋病发病近10万例,2019年全国报告淋病病例数超11万例,2023年,我国淋病发病超10万例。
我国的淋病感染病例,虽然与梅毒相比,感染人数要少很多,但由于淋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抗药性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
通过上面的这些数据,可以看的出来,我国的性传播疾病普遍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是事实。但用“泛滥成灾”来形容,却很容易引发误解和大家的恐慌。
实际上,我国的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的分布情况普遍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群体性差异,并非全国性均呈爆发态势,而是在局部区域或特定高危人群中较为集中。
我国的艾滋病、梅毒和淋病传播问题确实存在,但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
全社会就是在走向开放和多元,不管是青少年性行为增多,还是男男同性人群勇于走到人前,老年人人退休性行为不退休,这是趋势都是很难逆转的。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正视现实、强化预防、精准防控,才能在未来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蔓延,保障更多人的健康。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