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HIV 感染急性期(Acute HIV Infection,AHI)症状比较多样,并且也比较复杂,不同个体急性期症状差异有可能比较大。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被忽视的原因,包括:
急性期症状没有特异性
通常,急性期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甚至某些过敏反应非常相似。
当一些感染者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甚至轻微的皮疹时,可能仅被归因于日常“感冒”,而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发烧,咽喉肿痛,伴随持续数日的疲惫感,大多数人出现这类症状后,并不会立刻联想到HIV感染,而是会认为“休息一下就会好了”。
部分感染者很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存在明显的急性期症状,相反,大多数感染者急性期症状轻微,甚至有10%-30%的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
跟据《美国传染病杂志》报道,约70%-90%的急性期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但大部分感染者症状可能非常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只有不到50%的患者会意识到这些症状可能意味着严重“艾滋病”感染风险。
急性期症状持续时间短,可自行缓解
艾滋病(HIV)急性期,大致出现在初次感染HIV病毒后的2至4周,这段时间内,病毒迅速复制,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大量的攻击。
随着免疫应答的开始,HIV特异性抗体大量产生,急性期的症状大多在一两周内自行缓解。一项针对急性期HIV感染者的临床研究指出,约40%-50%的患者在症状消退后,从未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刚好错过了艾滋病早期诊断的关键节点。
大家对“窗口期”的认知存在误区
由于“窗口期”的存在,HIV感染急性期人体内很可能尚未产生足够抗体,此时HIV检测结果也可能为“阴性”。
一部分人认为检测过了,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了。但由于HIV感染的最初阶段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人体内已经存在HIV病毒。正因为如此,很有可能导致艾滋病的“误诊”。
研究表明,艾滋病急性期、初期检测的敏感性不足,约有30%的感染者因检测窗口期而未被及时发现,这让本就模糊的症状更加“隐蔽”。
早期诊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HIV?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报告显示,近五年来因急性期症状被忽视而延误诊断的案例占比约为42%,这其中,高危行为人群的比例尤为显著。
由于急性期的症状与常见的流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非常相似,因此许多患者可能会将其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忽视了HIV感染的可能性。
这种忽视“急性期症状”的情况,也导致了很多HIV感染者在早期阶段未能及时就医,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因此,如果大家近期有过高风险行为(如无保护的男男/男女性行为或共用针具、针头行为),并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建议尽早进行HIV检测。
通过及时的HIV检测,可以在窗口期后,快速排除/确诊艾滋病感染。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