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症状:隐匿且易混淆
1. 症状特点:在初次感染HIV后2 - 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 - 3周后缓解。
2. 误诊情况:由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毒性疾病(如流感)的症状,导致急性HIV感染很难被及时诊断。例如,一位患者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自行按感冒治疗,错过艾滋病早期诊断时机。
(二)无症状期:表象健康下的免疫侵蚀
1. 机体状态:进入无症状期(潜伏期),HIV感染者表面健康,无明显不适。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不断侵蚀免疫系统。
2. 隐匿症状:绝大部份患者在潜伏期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一部分感染者可能长期维持轻度疲劳、偶发低热和局部淋巴结轻度增大,这些轻微症状易被忽视,但却预示着免疫功能正在下降。
3. 持续时间:无症状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 - 8年,男同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无症状期时间可能大大缩短。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4. 检测指标:无症状期的隐秘信号更多体现在免疫细胞指标的变化上,如CD4细胞数缓慢下降,这类数据只有通过定期专业检测才能发现。
(三)发病期:明显症状下的复杂诊断
1. 免疫系统崩溃:随着HIV感染进展,免疫系统逐步崩溃,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 ,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
2. 症状表现:患者身体出现较明显不适,包括各种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症状有反复发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及持续性疲劳等,口腔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异常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也较为常见。
3. 诊断难点:这些症状并非艾滋病所特有,在其他疾病中也会出现,容易导致患者及医生忽视艾滋病感染,将其误诊为一般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