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跑来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和朋友出去找技师了,全程做了保护措施,本来没有什么。最近听说那个技师生病了,就很担心。安全套是否能够100%防止HIV传播,如果全程戴套,是否就能完全避免感染艾滋病?
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问题:
安全套可以防得住HIV病毒吗?
首先来说,安全套被广泛认为是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虽然乳胶安全套上的微孔直径约5微米(5000纳米),而HIV病毒直径仅120纳米,是精子大小的1/450,但HIV病毒需要依附200微米以上的体液团才能移动。HIV病毒无法单独穿透完整的安全套,安全套可阻隔99%以上的体液交换,因此安全套理论上可以极大程度上阻隔HIV病毒传播(FDA医疗器械数据库)。
为什么安全套不是百分之百有效?
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但并不等于戴套了就完全没有风险(0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数据:每1000个安全套约有3.4个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孔,这些安全套在性爱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破损的情况(WHO实验室数据)。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全程正确使用乳胶安全套可使HIV传播风险降低98%,但仍有约2%的失败率(CDC,2023)。
安全套实际使用中,约有13%-15%的失败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统计显示,普通人使用安全套的实际保护率仅85%-87%,失败主因是使用不规范(NEJM,2022)。
性行为中安全套滑脱率约为1%-5%,破裂率0.8%-4%,男男性行为安全套破裂的风险可能更高(国际艾滋病协会2024报告)。
实际使用时,安全套的防护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戴前不排气:前端储精囊存留空气,安全套破裂风险可能上升300%;
安全套佩戴不当:安全套没有正确佩戴,没有完全包裹着生殖器直到根部,这些可能导致过程中安全套出现破损、脱落;
中途才佩戴:艾滋病男性患者的前列腺液,精前液等均含有HIV病毒,前戏时插入,即可能导致传播;
安全套材质问题:某些劣质安全套,使用过程中可能更容易破裂或损坏,一些新材质的超薄安全套,也更同意破裂。
润滑剂选择错误:油基润滑剂使乳胶强度下降90%(美国FDA曾经明确警告);
安全套过期使用:有效期后存放超过2年的安全套破裂率高达7.2%;
存在戴套性-交之外的行为:很多情况下,大家除了戴套性-交还存在其他行为,比如无保护口-交的情况,理论上也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全程戴套还需要考虑艾滋病吗?
全程正确佩戴安全套的确是减少艾滋病(HIV)传播的有效手段,但它并不能完全隔绝艾滋病的传播。
不安全性行为中,即便全程戴套,仍需要关注艾滋病的其他防护措施:
确认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
不确定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方可能有其他性伴侣的情况,即使你自己全程佩戴安全套,也应该定期进行HIV检测,并与性伴侣保持理性沟通,确保双方都自己的健康状况。
过程中关注安全套有没有破损、脱落
性行为时可以配合充分的润滑,避免过分激烈的情况。过程中,还应关注安全套有没有破损、脱落的情况,一旦安全套有破损脱落,应立即停止,及时调整好或重新佩戴安全套后再继续行为。
紧急情况,可以考虑其他预防措施
除安全套外,暴露前预防(PrEP)和暴露后阻断(PEP)都是预防艾滋病毒的有效手段。一些特殊紧急情况,比如对方很可能是艾滋病患者,除了全程戴套外,还可以考虑事前阻断方案。或者过程中安全套有破损、脱落的情况,也可考虑事后阻断方案,这些都可以显著减少艾滋病毒感染的风险。
毫无疑问,安全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最适合推广的预防艾滋病,性病,避免意外妊娠的有效手段。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减少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风险。为了自身健康还需要结合抗病毒治疗、感染前预防(PrEP)、暴露后预防(PEP)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测等提供更多防护。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