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公益 > 最新资讯

图文信息

  • 艾滋病传播:蹭一蹭不进去,真的没有

  • 发现丈夫包里有艾滋病治疗药物,该

  • 艾滋病(HIV)感染初期10大常见临床

  • 男朋友HIV阳性,自己却是HIV阴性,怎

  • 【双语】要真正达到U=U,一个感染

  • 艾滋病毒传播的‘铁三角定律’:缺

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这些行为需要特别关注!

地区:沙湾县来源:互联网发布者:高翔时间:2025-03-01 21:06:18点击:
 
艾滋病(AIDS)作为一类恶性传染疾病,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人类社会。举例来说,截至2024年,原本的发达国家南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已高达约800万,占其总人口的约12.7%至19%,可以说国家的未来已经几乎被艾滋病吞噬了。
截至2024年,全球约有4000万HIV感染者,2023年,全球有63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新增约13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截止2024年我国艾滋病现存活的感染者/患者人数已接近140万。

 
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现阶段,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仍然还没有完全特效的药物,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来维持身体的相对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
时了并避免这些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关键。
 
无保护性行为:最常见的高危行为

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无保护的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行为。

男女异性恋:不使用安全套进行阴道-性交,特别是当一方是HIV感染者,并且病载较高时,传播给另一方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男男同性恋者:男男性接触者(MSM)群体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异性恋群体,这是因为人类直肠粘膜非常薄弱,男男肛-交过程中容易发生微小裂伤,这些黏膜损伤会成为HIV病毒进入人体内部的“门户”。

根据美国CDC的数据显示,男男性接触者群体约占全球艾滋病感染者的60%以上。

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不确定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一夜情”,对方是性工作者的情况,切记不要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共用注射器、针头:多为静脉注射毒pin

血液传播同样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曾经我国的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血液传播、包括静脉注射毒pin、不安全的采供血传播。

现阶段,我国经输血、采供血传播已经基本阻断了,但共用注射器或其他注射器具,特别是在吸du群体中,仍然是传播HIV的重要途径。

在静脉注射成瘾人群中,共用注射器,可能会导致与HIV感染者发生潜在的血液接触,从而传播病毒。另外,使用毒pin后的不洁性行为,尤其是癫狂状态下的多人不洁性行为,同样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仍约有16%的艾滋病毒新增感染是通过共用注射器、针头传播的。

大家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使用注射器时应确保注射器是一次性的,没有使用过的。

我国2024年第二季度艾滋病传播感染占比

母婴传播:传播风险已经大大降低

现阶段,已经可以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但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者不进行相关治疗,艾滋病毒仍可能通过妊娠(通过胎盘传递)、分娩(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或哺乳(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过程中传递给婴儿。

根据CDC的统计,如果艾滋病感染母亲没有接受治疗,母婴传播的风险可高达25%-40%。然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母亲,其婴儿感染的风险可以降低不到1%。

对于计划怀孕、生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女性,应提前咨询专业医生并接受抗病毒治疗,可选择剖腹产和人工哺乳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其他高危行为:某些职业暴露与其他血液接触

除了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针头和母婴传播外,一些特殊职业群体也面临着艾滋病病毒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医疗行业从业者。

医疗暴露: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人员在处理HIV感染者时,比如给患者输液、注射、外科治疗时,如果不注意防护,可能会因意外被针刺伤、器械划伤或直接血液接触而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HIV病毒研究的科学家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尤其是当操作不当或没有使用防护设备时,也可能面临感染风险。美国曾经报道过个例实验室工作人员因为防护不当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根据美国CDC的报告,医务人员中因职业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很低,大约每人0.3%。然而,在没有足够防护的情况下,意外暴露的风险仍然存在。

医疗工作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始终保持标准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在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及时进行彻底清洗。如果发生了医疗暴露行为,应及时采取接触后预防(PEP)措施。

生活中,大家应该了解这些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避免发生这些风险行为,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疆男孩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转载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无特别声明,本站转载之各种内容之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如果我们的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新疆艾滋病检测:13999198395|感染者互助QQ群:54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