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告知伴侣自己的患病情况
艾滋病患者在结婚前,应当如实告知伴侣自己的病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如果一方存在刻意隐瞒艾滋病感染病情的情况,另一方可以依法撤销婚姻,并追究过错方的相关责任。
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预防艾滋病传播
HIV病毒可以通过性行为,夫妻性行为传播。因此,在婚姻生活中,艾滋病患者和伴侣发生性行为时,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如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以此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如果艾滋病感染一方存在恶意传播给伴侣的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和医学咨询
艾滋病患者在结婚前,应该到医院进行一次详细的医学咨询和检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传染风险。艾滋病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以控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染性,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艾滋病患者如果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ART),将病毒控制到不可检测水平(0),其传染性会降至极低,甚至可以实现经性行为“零传播”。
一项名为“PARTNER”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ART治疗并达到不可检测水平的患者,在超过5万次的夫妻行为中,未发生任何一例HIV传播。
双方坦诚沟通生育问题
艾滋病患者如果计划生育,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管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阻断预防手段,降低艾滋病传播给下一代的风险。
艾滋病感染男性一方,可以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避免将HIV病毒传播给女方。当男性身体内的病载长期低于检测下限时,甚至可以考虑夫妻性行为自然受孕。或者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选取健康的精子让女方怀孕。
艾滋病感染女性一方,同样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措施,降低将病毒传染给婴儿的风险。
艾滋病患者家庭,伴侣,通过医学干预,完全有可能拥有自己的、健康的下一代。
婚后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艾滋病患者在婚姻生活中,同样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故意隐瞒病情,不得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患者应坚持治疗,充分考虑到伴侣的知情权和健康权,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虽然医学和法律已经为艾滋病患者的婚姻开了绿灯,但艾滋病患者想找到一位合适的、能接受自己感染情况的伴侣,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里还要特别讲一下:艾滋病患者不要为了结婚而选择欺骗别人,与其找一个不合适的,相互埋怨的另一半,婚后生活一地狼藉,不如自己坚持治疗,自己爱护自己。
用心去爱,艾滋病患者也可以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用心去尊重,艾滋病患者也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艾滋病并不是爱情、婚姻的终点,希望每个艾滋病患者可以拥有暖心的爱情。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