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是0,我昨晚约了一个0.5,他又叫了一个1,然后那个1在插完他之后换了套继续插我了,如果那个1有艾的话,我会得艾滋吗?我这种属于高危吗?”
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中途安全套无脱落、无破损,不算高危性行为。如果没有做安全措施,由于不确定对方的感染状况,建议在72小时内进行PEP(HIV暴露后阻断),并在行为满6周后进行HIV筛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每次约完回家就开始后怕,总觉得对方有HIV,总觉得保护措施不到位,然后开始焦虑、恐惧,没有高危却很恐艾。其实,HIV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传播,但小编想告诉大家:不同行为下的HIV感染风险,其大小是有所区别的,有高危、低危之分。
首先,高危与低危不是绝对的界值,而是相对的风险,有一个风险累加的问题。打比方,无保护口交属于“低危行为”,但是,如果己方有口腔伤口,正好对方生殖器上也有开放式伤口,那么,低危也会变高危。而且,风险会随着频次的增多而增加。就好像吃一碗饭不觉得饱,可是连着吃几碗就会很饱,道理一样。
其次,当我们在讨论行为风险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比方,无保护肛交属于“高危行为”,但是,如果HIV阳性一方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且病载持续低于检测水平,那么,传染性几乎为“0”,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从概率学来分析,就不属于“高危行为”了,这就是我们一起倡导的U=U(病载持续检测不到=不具传染力),当然,我们并不鼓励无套性行为,虽然达到U=U时不会传染别人,但别人还有传染你的可能,如果不戴套感染了耐药毒株,治疗起来很麻烦。再次强调,即便是有极其微小的传染几率,落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即便是万分之一也会变成百分之一百,所以,安全性行为要时刻遵守。同时,除了HIV,我们还要戴套防梅毒、防淋病等性病。
最后,还有一个“理论风险”的问题。打比方,互相打飞机、共用性玩具等行为方式仅仅只是存在理论上感染HIV的可能,实际并没有相关案例的报道。但很有可能传播尖锐湿疣。
以下是不同行为下感染HIV的风险,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现实生活中,伴侣之间的性行为方式不单一,很难去统计哪一个行为风险高,哪一个风险低。评估某一行为是否高危,要综合评估多方面因素,整体考量,不能因为有没有戴套就判定是高危行为,但也不能因为口腔有伤口帮陌生人口交就判定没有风险。
其实男男的安全感 ,不是来源于性爱 ,而是安全套。只有确定穿上小雨衣,自己才能安心!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