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HIV为何难以治愈,首先要了解它与普通病毒的不同之处。HIV不是一般的病原体,它拥有极强的生存策略。正因为如此,人类的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ART)都难以彻底清除它,HIV病毒的这些特性导致艾滋病很难被攻克。
HIV病毒变异速度很快
HIV作为单链RNA病毒,复制时依赖的逆转录酶具有很高错误率(每复制1万次出现1个突变),这种“粗制滥造”看似缺陷,实则赋予病毒恐怖的进化能力。2023年《自然》研究显示,甚至感染者体内可存在上百万种HIV变异株,远超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
病毒储存库的存在
HIV作为逆转录病毒(Retro virus),它能够将自己的遗传物质(RNA)逆转录成DNA,并整合进宿主CD4+T细胞的基因组,甚至一部分可以进入“休眠状态”。这些潜伏的感染HIV的细胞构成了病毒后备库,如同深埋地底的定时炸弹。免疫系统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仅能攻击活跃复制的病毒,对潜伏起来的病毒库基本束手无策。一旦停药,病毒可能会在几周内迅速卷土重来。
HIV主要攻击免疫系统的核心—CD4+ T细胞
其他病毒(如流感、麻疹)主要感染上皮细胞或器官细胞,而HIV直接破坏免疫系统本身。HIV进入人体后专门攻击免疫系统的指挥中枢—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负责协调免疫反应,一旦被破坏,免疫系统就会逐渐崩溃。
现有抗病毒疗法的“天花板效应”
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虽能控制病情,但却已经接近艾滋病治疗的“天花板”,即可以长期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彻底清除人体内的病毒。
患者需终身服药,并需要保持依从性
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每日服药可以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但停药后病毒库可迅速被激活。2022年WHO数据显示,全球仅76%感染者实现病毒抑制,药物副作用、耐药性、服药依从性等问题持续困扰患者。
免疫重建的“系统性崩溃”
艾滋病感染,尤其是晚确诊的HIV感染者,病毒造成的肠道屏障破坏、慢性炎症和免疫系统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患者即便控制住了病毒,免疫系统的慢性损伤,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仍比常人高2-3倍。
通过模仿“柏林病人”天然免疫HIV基因突变,通过CRISPR敲除CCR5受体,改造T细胞使其表达HIV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一名患者在CAR-T治疗后停药18个月未复发,但治疗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尚待解决。
广谱中和抗体(bNAbs)如PGT121、VRC01可通过结合病毒表面蛋白阻断感染。临床试验证实,广谱中和抗体抗体注射可将感染风险降低75%,但HIV的快速变异仍可能逃逸。
艾滋病mRNA疫苗开发
艾滋病mRNA疫苗(类似新冠疫苗),已开展部分临床试验。一些mRNA疫苗已被证明在动物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这也为艾滋病疫苗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
虽然说,艾滋病仍然无法被彻底治愈,但人类已经将艾滋病从“死亡判决”变为“可控的慢性病”,而彻底治愈,大概也只是时间问题。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