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公益 > 最新资讯

图文信息

  • Rush,增加感HIV风险!

  • 手上有水泡破了,接触艾滋病人血清

  •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罪魁祸首”是

  • 当达到“U=U”时,血液会传播HIV吗

  • 中国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十大省市

  • HIV病载检测不到,是不是艾滋病“

学生感染HIV案例:面基时他的HIV快速结果是“阴性”

地区:新和县来源:互联网发布者:高翔时间:2022-12-05 15:40:45点击:

 

QQ截图20220303150306.jpg
导语: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大学生,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学霸型的大学生,他了解艾滋病,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艾滋病,甚至也很清楚暴露后预防等艾滋病的相关服务信息,但就是因为侥幸心理,还是很不幸地感染了HIV。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提醒大家,特别是年轻朋友,在真实世界的各种情境之下,坚持一个正确的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记住健康首先握在自己手中,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上。

一个大三学生感染HIV的故事

 

 

小D就读一所重点大学

今天的案例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大三男生,就读于一所重点大学,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就称呼他为小D吧。

小D说话的语速很快,思维敏捷,逻辑清楚。他上周已经拿到了自己HIV确证检测的阳性结果,今天是约了他到我们诊室进行访谈。应该说,小D是一个非常好的访谈对象,态度坦诚,语言逻辑清晰。

小D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通过交友软件结交同性朋友,然后开始约线下见面。因为学习任务比较重,发生性行为的次数并不多,而且因为对艾滋病比较了解,自我防护意识也比较强,每次都能采取安全措施(使用安全套)。在他的感觉里,自己应该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但这一切在他今年放假前的那一天发生了改变。

 

面基时他主动做了HIV快速检测

“是一个新结交的网友,见面以后,他当场拿出了一个HIV试纸,主动测了他自己,显示的是阴性结果。其实我是清楚的,虽然这个试纸检测结果是阴性,但并不能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如果他是一个急性期感染,那就可能检测不出来,这个潜在的风险我是知道的。”

“但是当时他就说自己定期检测,非常健康,近期也没有跟别人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特别诚恳的样子,拿出试纸做检测也是毫不迟疑。”

“他没有要求我用试纸检测,他只是想证明他自己是健康的,然后就要求不用安全套。”

“虽然我很清楚,他既然有这么强烈的意愿想要跟我进行高危性行为,那可能他跟别人也是很愿意去发生高危性行为的。

 

无套后出现了症状

在对方用一系列行为和语言证明自己非常健康之后,小D虽然脑海中明明知道潜在的风险,但还是觉得风险应该很低,就答应了对方,没再坚持要求使用安全套。

之后事情的发展,就朝着小D认为的小概率事件方向去了。

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后的第14天,小D出现了发热,他去了医院的发热门诊,医生给做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及小D主动要求做的HIV抗体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高危行为之后的第18天,关节痛、乏力等症状都有了,又去医院,HIV抗体检测依然是阴性。

高危行为之后的第22天,心情忐忑中买了一个三代检测试纸,自检阴性,自己觉得应该没事了。

在第28天的时候,惴惴不安中又买了三代试纸自检,这一次,试纸出现了两条杠,这意味着他可能感染了HIV。小D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万一是试纸不准呢,立刻又网购了另外一个品牌的试纸,但结果依然是两道杠。

再之后,就是到疾控中心来做确证检测了,结果并没有什么意外,确证检测的结果也是阳性,小D确实感染了HIV。

 

犹豫再三没有去吃“艾滋病阻断药”

“你了解暴露后预防吗?”在小D讲述了自己的感染和检测经过之后,我的这个问题,让他再一次陷入懊恼之中。

“这就是我第二个不对的地方了,我当时从他家出来心里就特别的矛盾,特别不踏实,就在想到底要不要去做暴露后预防。但我又觉得应该没那么倒霉吧,而且我已经买了当天回老家的车票,犹豫再三就没有去。”

在错过了这个补救的机会之后,等待小D的就是将近一个月的焦虑、恐惧和确诊之后的懊悔。

访谈小D的时候,已经是他确诊后一周多的时候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他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虽然看起来他的心态还比较平稳,但还是能感受到他努力掩饰的焦虑不安。在给他详细介绍了转介治疗的几种选择之后,也给了他一些调整心理状态的建议。

希望这个小伙子早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治疗,勇敢面对。

 

 

疾控君点评

 

案例中小D的感染令人惋惜,不仅是因为他的年轻和重点大学学生的身份,还因为他了解艾滋病,他对如何预防、到哪里检测、甚至哪里提供暴露后预防服务都很清楚,他还在学校给同学们做过科普,但就是因为侥幸心理,一念之差,让自己感染了HIV这个狡猾的病毒。

这种侥幸心理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以往很多研究都发现,在HIV高危人群中,存在着“知行分离”的现象,就是知道应该怎么做,但行为上没有做到。因为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案例中的小D,明知潜在的风险,但在当时的情境之下,对方的语言和行为,都让他放下了警惕,没有坚持做到使用安全套,而这一念之差的疏忽,让病毒钻了空子。

根据小D的描述,他在发生这次高危行为之前因为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按照医院要求做了HIV抗体检测,结果是阴性,而他最近也没有其他的性接触,因此,他的感染来源应该就是这个自带试纸力证自己健康的临时性伴。

 

 

为什么HIV试纸检测阴性还会传播HIV呢?

 

这就需要了解HIV检测“窗口期”的问题。“窗口期”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请注意,虽然在窗口期内感染标志物不能被检测到,但病毒已经侵入人体并开始在人体内复制,因此窗口期的血液已有感染性。文中小D的临时性伴就属于这种情况。

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不同,现有的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除了检测方法,窗口期的长短还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了解“窗口期”,还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检测时机。发生高危行为之后,需要过了“窗口期”后再去检测。目前医疗卫生机构、VCT门诊最常用的艾滋病筛查试剂是HIV抗体检测试剂或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建议至少2周后再去检测。初筛检测结果如果是阳性,还需要到具备诊断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做确证检测。文中的小D在自检提示有问题之后,马上到疾控进一步确诊,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不少人发生过高危行为后,即使检测结果持续阴性,也会陷入长久的恐慌之中,担心是否能真正排除HIV感染?此时要考虑个体差异,绝大多数人(99.99%以上)在发生末次高危行为3个月后,如果检测阴性可以排除HIV感染。

 

 

后悔没有去做“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再来谈谈案例中让小D懊悔不已的第二个选择,那就是没有去做“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艾滋病暴露后预防(又称PEP或阻断药)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破裂、被性侵等)后,在72小时之内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

暴露后预防性服药,越早服用阻断的效果越好,最好在24小时以内完成,最晚不能超过72小时!需要连续服用28天。

阻断药物都是处方药,服用前需要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有需要,请到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获取(北京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协和医院和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都可以提供)。

还有一个让人担心的是小D表现出的焦虑,从确诊前对感染的担心,到确诊后对治疗、对未来的各种焦虑,并且他已经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在访谈的时候疾控君针对小D的各种担心做了解释,建议他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鼓励他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责任编辑:高翔 邮箱:freewebmaster@163.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疆男孩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转载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无特别声明,本站转载之各种内容之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如果我们的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新疆艾滋病检测:13999198395|感染者互助QQ群:54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