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月前有过一次高危行为,行为后4周自己去医院做的检测,结果是HIV化学发光法1.1,提示异常。而另一家金标法是“阴性”,这是什么情况,是感染艾滋病了吗?会不会是假阳性?
今天聊一下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现阶段,所有的检测手段,所有的检测技术,都可能存在“假阳性”的可能,所以,一次初筛检测“不确定”或者“阳性”并不能直接确诊为艾滋病感染。
艾滋病诊断诊断原则是以实验室检测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症状表现)和参考流行病学资料(有无高危行为)综合进行。
诊断艾滋病感染,需要结合行为,试验室检测结果来综合判断。
比如确实是实质的高危行为,男女/男男之间无保护的生殖器插入接触,存在这样的高危行为,就需要注意了。
实事求是的讲,检测“不确定”结果,有可能是假阳性,但同时,也存在“真阳性”的可能。
出现初筛“阳性”、“不确定”怎么办?
如果出现“阳性、“疑似阳性”或者“不确定”的情况,一般会建议过2~4周后,去当地医院或疾控进行复检(行为后6-8周)。复检如果是阴性,则可以报告阴性,正常排除艾滋病感染。
如果仍然还是阳性或者不能确定的情况,需要进行后续的补充试验。
疾控一般会采血送到当地的确证实验室,如果确证试验最终阴性,则可以报告阴性,排除艾滋病感染。
如果确证试验HIV-1/2抗体阳性,则可以出具HIV-1/2抗体阳性确证报告,即感染了艾滋病。
如果确证试验仍然不满足诊断条件,则还是报告不确定,后续可以进行核酸试验或2~4周后继续随访。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