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50岁的“艾”友赵老师,曾一名骨干志愿者,他每天按时吃药,也常热心地为其他感染者答疑解惑。但有一天,志愿者圈里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赵老师因突发心肌梗死过世了。赵老师的过世令人惋惜,同时也警醒了大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管理,“艾”友们需予以更多重视。
为何“艾”友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我们应如何应对?专家口中的“3.0”管理目标又是什么?2022世界艾滋病日之际,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两位专家: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马萍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WHO合作中心办公室韩晶主任,为大家共同解答这些问题。
马萍教授表示,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广泛使用,HIV感染者已经有机会和普通人群一样,达到健康、正常的寿命。但相比一般人群,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HIV感染者面临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更高。除了糖尿病、吸烟、高血压、肥胖、家族遗传等传统危险因素外,感染者还叠加了HIV病毒本身的炎症、免疫缺陷及抗病毒药物对血脂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副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
有研究结果显示,HIV感染者的CVD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6倍[i],且这一风险因素仍被低估;因CVD死亡的HIV感染者占HIV感染者的总数不断攀升,CVD死亡已是非艾滋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存在持续增加的趋势。
HIV感染者LDL-C水平应控制到3.0mmol/L以下
如何达成血脂管理目标?
小贴士:
针对特殊感染和高风险群体,两位专家也提出了应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老年感染者:这一群体的显著特点是合并症较多,部分老年感染者已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等其他病症,还可能存在睡眠障碍及肝肾功能衰退等情况。在选择抗病毒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多种药物对血脂及其他慢性疾病带来的多重损害及药物间的相互反应,从而给老年感染者更合理、安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实现病毒载量转阴,确保老年感染者安全性。
孕妇感染者:在实现母婴阻断传播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拉替拉韦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在HIV感染的孕妇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没有发生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无出生缺陷[iv]。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治疗指南都推荐在感染者妊娠的全过程中,可以选择整合酶抑制剂拉替拉韦钾来阻断HIV病毒的母婴传播,更好地保护孕妇及婴儿健康。
暴露后预防人群:发生过艾滋病高危接触后的暴露后预防(PEP)方案应结合个体生理指标来制定,包括了解自己血压的情况、体重的情况、血生化检验指标等,才能够在用药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身体的变化,从而规范地配合医生完成PEP治疗。《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推荐的PEP方案为TDF/FTC联合整合酶抑制剂(如拉替拉韦钾Ral),能够在高效阻断HIV病毒传播同时降低副作用发生率[iv]。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虽然艾滋病已逐渐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但预防仍是艾滋病防控的重要议题。在近些年的防艾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伙伴也加入进来,一同助力降低艾滋病传播。据了解,由阿里健康联合方舟健客等多方共同推出的“医+药+检+险”一体化保障服务产品已经问世,将为高危行为后涉艾风险人群的检测、隐私保护、线上就医、阻断用药等方面提供助力。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