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致病源是梅毒螺旋体,这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梅毒感染的过程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潜伏期通常在接触后(大部分时不洁性接触)的10天到3个月之间。最初,患者可能并未察觉任何不适,但在接触感染源后数周,局部可见的硬下疳就会悄然出现。这是梅毒的第一阶段,也叫“一期梅毒”。
硬下疳通常位于接触部位,包括男女生殖器/道、肛门或口腔等位置。尽管它看似简单的伤口没有痛感,但梅毒螺旋体正借此机会在体内迅速扩展。此时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能会忽视症状,甚至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期梅毒:症状逐步显现
若一期梅毒未得到治疗,它将进入二期梅毒阶段。
二期梅毒仍然属于早期梅毒,整个过程症状逐渐明显。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的9-12周左右,常表现为全身皮肤和黏膜出现皮疹、丘疹,还可以出现扁平湿疣、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此时梅毒螺旋体开始在全身血液中蔓延,慢慢影响心脏、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部分早期神经梅毒患者此时会出现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症状如:视力模糊、耳鸣、行为异常等。
这些症状多持续数周可自行消退,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以上症状又会复发,可重复出现多次。
三期梅毒: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如果二期梅毒仍然得不到有效治疗,梅毒感染将进入晚期梅毒阶段。
这时,梅毒已经进入身体的各个主要器官,可能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晚期梅毒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梅毒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神经梅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梅毒性脑膜炎等。
三期梅毒症状比较严重,长期可能严重损害内脏和骨骼,导致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治疗难度较大,对人体危害极大。
这一阶段,通常发生在感染梅毒2年以上,梅毒螺旋体已经侵入大脑和脊髓,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癫痫、甚至完全丧失意识。若心脏等脏器受到损害,患者的死亡可能是因为心衰引发的多脏器衰竭。
总体来说,梅毒的致命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有着隐匿的开始,渐进的发病过程,直至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现阶段,通过各种梅毒检测就可以在感染梅毒后早期(4-8周)确诊梅毒感染。因此对于高风险群体,定期检测梅毒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多性伴侣人群,避免不洁性行为,全程使用保护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梅毒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