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性行为,日常生活有可能传播艾滋病吗?
发布日期:2025-04-03
点击:次
 |
经常会有朋友急匆匆跑来询问:除了性行为之外,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接触、接人待物、共用设施物品、正常的社交活动是否会传播HIV呢?
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些问题:
真实的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HIV病毒,这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细胞,可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逐渐下降,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
人们对艾滋病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
性行为传播:这是HI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没有之一,包括:男女阴--道性交、男男肛--交、以及少部分情况下的激烈口--交。在性行为过程中,HIV病毒可以通过双方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通过受损的生殖器/道、直肠黏膜进入到另一方体内。
血液交换传播:包括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输注未经严格安全检测的血液及血制品,以及某些医疗器械不完全消毒后的意外传播。
母婴传播:HIV感染的母亲在孕期、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自身HIV病毒传给婴儿。
上述传播途径均需要和艾滋病患者发生血液、高危体液的直接接触、交换,除此之外,艾滋病几乎没有其他的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简单来说,HIV病毒在人体外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极其敏感,病毒离开人体后很快就将失去活性,这也是艾滋病传播方式非常有限的原因之一。
人与人之间普通的社交接触
与人(即便是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聊天、共用餐具、饮用同一杯水,分享食物等常见社交、礼节性活动,不会导致HIV感染。
原因在于,完整的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便接触到带有HIV病毒的物品,甚至携带HIV病毒的血液,只要皮肤没有新鲜破损,病毒也无法穿透皮肤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去。
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共用物品
很多人担心接触手机、门把手、毛巾、被褥、马桶、马桶圈等个人物品是否存在感染风险。可以明确地讲,HIV主要依赖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乳直接接触传播,而我们日常接触到最多的某些“体液”,包括: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粪便及呕吐物几乎检测不出HIV病毒,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即便是有病毒排出体外,HIV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内环境,很快就会因为干燥、紫外线、温度变化、接触空气等,极短时间内便会彻底失活。
空气传播、昆虫叮咬
艾滋病和新冠、流感不同,HIV无法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等传播,因为HIV病毒不具备在空气中、飞沫中存活和扩散的条件。
另外,艾滋病也不可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尽管蚊虫在吸血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但一方面HIV病毒在蚊虫体内没有办法复制,会很快被蚊虫消化系统消化;另一方面,蚊虫的唾液腺中没有HIV病毒,蚊虫吐出的“唾液”只可能导致红肿,但并不会在叮咬过程中将病毒传递给下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大家没有不洁性行为,不沾染各种毒pin,实际上距离艾滋病很远很远。交往固定的伴侣,双方不是多性伴人群,对方实际也极不可能是艾滋病患者。
大家可以放心,正常生活,饮食起居,正常的人际交往,接人待物,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实际不存在。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梦想健康】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