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有望彻底治愈HIV,但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发布日期:2024-01-10
点击:次
|
本文原名” CRISPR-Cas对HIV-1质粒DNA的攻击可能导致周围细胞DNA的意外删除“,作者为刘晔(音译)、Caroline S. Binda等人。文章2023年11月20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学杂志)是由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SM)出版的一份国际著名的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专注于病毒学领域的研究。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 CRISPR-Cas9 和 Cas12a 基因编辑技术在攻击 HIV 质粒 DNA 时可能产生的大范围意外删除,并探讨了这些删除的特点和潜在风险。研究发现,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不仅能引起目标位点的小范围插入和删除(indels),还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删除,包括周围染色体 DNA 序列。
这些大范围的删除通常以目标位点为起点,很可能是由靶向 Cas 切割活动引起的。研究还发现,这些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处经常出现微同源,表明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DNA 修复机制在这些删除的形成中起作用。
此外,研究还使用了一系列实验方法,包括 Alu PCR、巢式 PCR 和测序分析,以识别 HIV 整合位点和大范围删除。最后,文中讨论了 CRISPR-Cas 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原癌基因的激活,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强调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这些潜在风险进行密切监测。
近期研究发现,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感染 HIV-1 的细胞中有效地关闭病毒 DNA。这种技术通过在 HIV 基因组的特定部位引入突变,主要是小范围的插入和删除,或者改变病毒 DNA 片段的排列,实现其作用。
我们为了研究这种技术对潜在感染的 T 细胞系是否也可能引起较大范围的非预期DNA删除,特别设计了一种 PCR 测序方法,该方法的引物能够结合到包围病毒 DNA 的染色体 DNA 上。
研究结果显示,CRISPR-Cas 对 HIV DNA 的持续或短暂攻击不仅引起了小范围的插入和删除,还经常导致更大的 DNA 删除,这可能影响到周围的正常细胞 DNA。对这些删除断点的分析显示,这些大范围删除是由 CRISPR-Cas 的精准攻击引发的。
在持续使用 CRISPR-Cas 的情况下,我们还发现这些断点位置经常出现小片段的相似序列,这暗示了微同源末端连接机制在形成大范围删除中起了关键作用。由于这种染色体序列的丢失可能引发细胞癌变,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这种抗病毒技术时,这种非预期的大范围删除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目前,尽管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 HIV 的复制,但这种治疗并不意味着根治。因为目前的药物无法对感染细胞中已整合的 HIV-1 DNA 进行灭活,HIV 感染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以防止病毒反弹。
多项临床前期研究表明,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永久性地停用病毒 DNA。早期研究表明,这种停用是由于在 HIV 基因组的特定位点引入了小范围灭活突变,以及病毒 DNA 片段在两个目标位点间的切除或倒置。
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CRISPR-Cas 治疗还可能引起较大范围的非预期 DNA 删除,这可能涉及到相邻的染色体序列。这种染色体序列的丢失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因此,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应用中,这种大范围的非预期删除可能构成一个安全风险,这一点也可能适用于所有 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
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 HIV 的复制,使得病毒载量几乎无法被检测到,但这并不能根治 HIV。因为 HIV 的质粒 DNA 仍然残留在构成病毒储库的细胞中(参考文献 1-3)。
这意味着 HIV 感染者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预防病毒反弹(参考文献 4, 5)。为了消除这些病毒储库,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其中包括运用 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整合在细胞中的 HIV DNA(参考文献 6, 7)。
Cas 酶的切割作用会在 DNA 中产生双链断裂,细胞可以通过自身的 DNA 修复机制来修复这种损伤,特别是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和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参考文献 8, 9)。
这种修复过程通常会在 Cas 切割位点引入突变,如小的插入和删除(indels),这些突变可能会灭活病毒,尤其是当它们针对病毒的关键序列时。
我们和其他研究团队已经证明,如果 T 细胞持续产生 Cas9 或 Cas12a 和单一的引导 RNA(gRNA 对于 Cas9,crRNA 对于 Cas12a),并将其靶向 HIV DNA 基因组,可以大幅抑制 HIV 在 T 细胞培养中的复制(参考文献 10, 11)。
但是,Cas 酶切后的 DNA 修复不仅引起了灭活病毒的突变,也加速了病毒逃逸,因为它产生了一些突变,这些突变阻止了 gRNA/crRNA 的结合,但并未阻止病毒的复制(参考文献 10, 12–15)。
通过使用双重 gRNA 或 crRNA 同时靶向不同的高度保守且对病毒至关重要的序列,我们实现了更持久的病毒抑制效果(参考文献 16–18)。某些 gRNA/crRNA 组合成功地完全阻止了病毒逃逸,并实现了病毒的彻底和永久性灭活。最近,我们还发现,通过重复短暂使用 Cas9 或 Cas12a 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治疗,也能够灭活潜伏感染 T 细胞中的所有质粒 DNA(参考文献 19)。
无论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双重 gRNA/crRNA 攻击,都在目标位点引起了突变,主要是小的插入和删除(indels),但也包括了目标位点之间片段的切除,以及在较小程度上的倒置(参考文献 18–20)。
值得注意的是,与 Cas9 相比,Cas12a 处理导致的切除或倒置的频率较低,这可能与它们不同的切割模式或 Cas 蛋白的动力学差异有关。例如,Cas9 切割的 DNA 末端是平整的,而 Cas12a 切割的 DNA 末端则是带有 5´ 悬垂的粘性末端(参考文献 21)。
CRISPR-Cas 引发的突变一般通过先对目标 DNA 进行 PCR 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的方式来检测(参考文献 16)。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能够与病毒 DNA 目标位点的上游和下游结合的 PCR 引物来扩增目标 DNA 区域,这样就可以检测出预期的突变。
但是,如果发生的删除超出了这些引物的定位范围,这些较大的删除就无法被检测到。特别是,如果这些大范围的删除扩展到了质粒 HIV DNA 周围的染色体 DNA,可能会影响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的表达,进而有可能触发细胞的癌变和恶变(参考文献 22–24)。
因此,我们设计了特定的实验,旨在探究 CRISPR-Cas 对潜伏感染 T 细胞系中 HIV 质粒的攻击是否可能引发涉及质粒 DNA 附近染色体序列的大范围非预期删除。
在连续 CRISPR-Cas 活动下大范围删除的检测
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在 HIV 感染细胞中持续表达 Cas9 和单一抗病毒 gRNA 可以在质粒 DNA 的目标位点产生小的插入和删除及核苷酸替换(参考文献 6, 10, 16, 20;图 1A)。
为了研究这种治疗方法是否也会导致更大的删除,我们在潜伏感染的 Jurkat 衍生细胞系 J-Lat 8.4 和 J-Lat 9.2 中,使用 Cas9 和一个能够引导 Cas9 至 Tat 和 Rev 编码区重叠部分的 gRNA(gTatRev;图 1B)来靶向 HIV 质粒。
在 J-Lat 8.4 细胞的第 1 号染色体和 J-Lat 9.2 细胞的第 19 号染色体上,各存在一个 Env 和 Nef 禁用的 HIV-1 变体 HIV-R7/E-/GFP 的单一质粒 DNA 复制(参考文献 25)。细胞被转导了含有 Cas9 和 gTatRev 的慢病毒载体。转导两周后,我们收集了整个细胞培养中的细胞内 DNA,并进行了 PCR 分析。
为了识别 gTatRev 目标位点上游的大范围删除,我们使用了一组结合于整合的质粒 DNA 上游染色体 DNA 的正向引物(U0–U4, 图 1B)和一组结合于 gTatRev 目标位点下游 HIV DNA 的反向引物(Ra 和 Rb)。
这些引物组合之间的原始距离从大约 6 kb 到 10 kb 不等。然而,由于采用了较短的 30 秒 PCR 延长时间,这样长的 DNA 片段不会被有效地扩增,只有在 gTatRev 目标位点上游有大范围删除的 DNA 片段才能被检测到。
同理,为了发现下游的大范围删除,我们使用了一组结合于整合位点下游染色体 DNA 的反向引物(D0–D4)和一组结合于 gTatRev 位点上游 HIV DNA 的正向引物(Fa 和 Fb)。
对于这些引物组合,正反引物之间的原始距离从大约 4 kb 到 8 kb 不等。这样,只有在 Cas9 切割位点下游有大范围删除的质粒片段才会被有效扩增。之后,我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 PCR 产物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
在对经 Cas9/gTatRev 处理以及未经处理(对照组)的 J-Lat 9.2 细胞中提取的细胞 DNA 进行不同引物组合分析时,我们在处理组细胞中检测到了从几百到几千碱基对不等的 PCR 产物,而在对照组细胞中并未检测到这些产物(图 1C)。
对这些 PCR 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后发现,它们大多数是被截断的 DNA 片段,这些片段在 gTatRev 目标位点的上游或下游有相对较大的 DNA 片段被删除(图 2A)。检测到的上游删除大小变化在 5,890 bp 到 7,899 bp 之间,且都在 Cas9/gTatRev 切割位点或其附近结束,这表明 Cas9 在预定目标处的切割触发了随后的删除。
同样地,下游删除的大小从 4,164 bp 到 6,527 bp 不等,都从预定的 Cas9/gTatRev 目标位点或其附近开始。在四个上游删除中有一个,以及四个下游删除中有三个不仅删除了质粒序列,还删除了邻近的染色体序列。
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一组引物都能成功检测到包含删除的 DNA 片段,有些 PCR 产物仅对应染色体序列。例如,U2/Ra 组合没有检测到 U3/Ra 组合所检测到的含删除片段,尽管 U2 结合位点并未被删除,但它产生了约 400 bp 的染色体 DNA 片段。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每个引物的特定特性(如结合亲和力和在染色体 DNA 中的替代位置结合能力)和 CRISPR-Cas 处理可能产生的各种突变(大范围删除、小插入和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的结果。
图。1 CRISPR-Cas 针对 HIV 质粒的攻击引发的大范围删除的检测。(A) CRISPR-Cas 对 HIV 质粒 DNA 的切割可能不只导致切割位点出现突变(插入、删除和核苷酸替换;这些突变以红色菱形表示),也可能导致意外的大范围删除,这可能涉及到相邻的染色体序列。(B) 通过 PCR 分析检测上游和下游的大范围删除,使用了多个位点的引物,这些引物结合在染色体 DNA(U0–U4,结合于 HIV 整合位点上游约 0 kb 至 4 kb 的正向引物;D1–D4,结合于 HIV 整合位点下游约 0 kb 至 4 kb 的反向引物)和质粒 DNA(Ra 和 Rb,反向引物 a 和 b;Fa 和 Fb,正向引物 a 和 b)上。(C) 对未经处理和经 Cas9 + gTatRev 处理的 J-Lat 9.2 细胞中整合的 HIV DNA 进行了 PCR 分析。使用不同引物组合得到的 PCR 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了分析。这里展示了一些示例凝胶图像(- 表示未处理样本;+ 表示经过 Cas9/gTatRev 处理的样本;左侧是 DNA 分子量标记)。在 Cas 处理之后特别检测到的 PCR 产物从凝胶中提取出来,并进行了测序。通过测序分析确认的大范围删除的 PCR 产物,用它们所使用的引物组合进行了标记。
在短暂 CRISPR-Cas 活动中检测到的大范围删除
我们使用了相同的 PCR 策略来检测潜伏感染的 SupT1 T 细胞在短暂接受 Cas9 或 Cas12a 核酸内切酶治疗后产生的大型 CRISPR-Cas 引发的删除。
这些细胞是通过感染 SupT1 T 细胞与一种由多西环素(dox)诱导的 HIV-1 变体(HIV-rtTA-GFP)生成的,并选择出了一个克隆细胞系,其中整合的质粒在未添加 dox 时处于潜伏状态,在添加 dox 后转录活跃,导致高水平的病毒产生和复制(参考文献 19)。
我们最近证明,通过重复地将 Cas9 或 Cas12a 蛋白与针对 Gag 和 TatRev 位点的 gRNAs/crRNAs 结合转染到这些细胞中,可以灭活质粒基因组,从而阻止了 dox 诱导的病毒产生。先前的 DNA 分析显示,这种双 gRNA 治疗通常会在 Cas 切割位点产生 indels,但也观察到了两个目标位点之间的病毒 DNA 片段在较小程度上发生切除和倒置(参考文献 19)。
为了检测大型 Cas 引发的上游删除,我们首先进行了 Alu PCR 分析(参考文献 26),以确定这些细胞中质粒的整合位点,结果显示整合位点位于第 15 号染色体上 IQ 基序含有的 GTPase 激活蛋白 1 基因座(见图 S1)。
随后我们设计了 PCR 引物,这些引物结合在第 15 号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整合位点上游以及 gTatRev 和 crTatRev 目标位点下游的质粒 DNA。不同引物组合的反向和正向引物之间的距离从 6 kb 到 10 kb 不等,由于使用了短的 30 秒 PCR 延长时间,只有 Cas 切割位点上游有大范围删除的截断质粒片段才会被有效地通过 PCR 扩增。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PCR 产物,然后进行克隆和测序,以确定大范围删除。对不同引物组合处理的 Cas9 细胞的分析发现了一处 5,744 bp 的质粒 DNA 删除,这可能是由最初在 gTatRev 位点的 Cas9 切割引起的(见图 3A)。
此外,还检测到了由于同时在 gGag1 和 gTatRev 位点切割并随后连接 DNA 末端而产生的切除产物(Δ4602)。类似地,对 Cas12a 处理的细胞的分析(见图 3B)发现了几个大型质粒 DNA 删除(Δ5326, Δ4610, Δ5841),以及包括周围染色体序列的更大删除(Δ5975, Δ6188)。
这些数据表明,短暂的 CRISPR-Cas9 或 Cas12a 治疗也可能导致超出整合 HIV-rtTA-GFP 基因组的大型染色体删除。
图2 在 J-Lat 细胞中通过持续的 Cas9 对 HIV 质粒 DNA 的攻击检测到的大范围删除。在 J-Lat 9.2(A)和 J-Lat 8.4(B)细胞中,通过 PCR 分析和对 PCR 产物的测序(如图 1 中所述)发现了大范围的删除。左侧的标签说明了用于检测 DNA 片段的引物组合(如图 1 中所述)。当使用同一引物组合检测到多个片段时,会在标签上增加一个编号。展示了删除的位置和大小(用 ∆ 表示)。整合位点的 5 bp 重复序列(在 J-Lat 9.2 中为 CTTAT,在 J-Lat 8.4 中为 GAAAG)以及 Cas9/gTatRev 的切割位点在图表顶部标明。
Cas 引发的大范围删除的起源
对于我们观察到的所有大范围删除,其中一个断点连接处都位于或靠近原始 HIV 目标位点(如图 2 和图 3 所示),这表明靶向的 Cas 切割引发了这些大范围删除。另一个断点连接处则位于更远的质粒 DNA 区域或邻近的染色体 DNA 中。
通过将连接的序列与原始序列(上游和下游断点连接位点;见表 1)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 29 个连接序列中有 14 个出现了短小的插入和删除(indels)。这种 indels 是 Cas 切割后容易发生错误的 DNA 修复过程中的典型结果(参考文献 11, 14, 15, 27)。
产生这类大范围删除的一个可能情景是双重切割事件,即同时在 HIV 的预定目标位点和邻近染色体 DNA 中的一个非目标位点发生切割,然后切除这两个位点之间的片段。我们利用 Cas-OFFinder 算法(参考文献 28)分析了质粒和周围染色体 DNA,以识别那些与 gRNA/crRNA 序列互补性不完全的潜在非目标位点(参考文献 29, 30)。
在允许 DNA 与 gRNA/crRNA 之间存在最多 6 nt 的不匹配,并且目标 DNA 序列中最多有 2 nt 的插入或删除的情况下,这项分析识别出了几个潜在的非目标位点(见图 4)。然而,这些位点都不位于或靠近我们观察到的断点连接处(见图 2 和图 3),这表明这些大范围删除并非由非目标 Cas 切割引起。
图3 在对 SupT1-HIV-rtTA 细胞进行短暂治疗时,通过 Cas9 + gGag1 + gTatRev(A)或 Cas12a + crGag1 + crTatRev(B)对 HIV 质粒 DNA 的攻击,检测到了大范围的删除。这些大范围的删除是通过 PCR 分析和对 PCR 产物的测序发现的。这些大范围的删除被进行了标记,并且它们的位置和大小如图 2 所描述的那样指出。整合位点处的 5 bp 重复序列(GAAAG)以及 gRNA/crRNA 的目标位点都在图表的顶部标出。
另一种可能性是,Cas 在预定目标位点切割后,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DNA 修复机制可能导致了这些大范围删除的发生(参考文献 31-35)。因此,我们利用 mhScanR 应用程序来检查断点连接处是否存在微同源。
这项分析在 J-Lat 9.2 细胞的八个大范围删除中的七个(占 87.5%)以及 J-Lat 8.4 细胞的十四个大范围删除中的十一个(占 78.6%)的连接处发现了大小在 1 nt 到 5 nt 之间的短微同源(见表 1;图 5A),这表明 MMEJ DNA 修复参与了这些删除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分析并未在潜伏感染的 SupT1 T 细胞经历短暂的 Cas9 和 Cas12a 处理后检测到的大范围删除的连接处发现任何微同源。
近期,Xin 等人(参考文献 36)研究了短暂用不同 Cas 核酸内切酶处理人胚胎肾 293T(HEK-293T)细胞时大范围删除的形成,包括我们研究中使用的 Cas9(SpCas9)和 Cas12a(AsCas12a)变体。他们发现在所有靶向的细胞基因中都检测到了大范围的删除,而不同 Cas 系统之间的频率差异很小,SpCas9 的频率为 1.9%,AsCas12a 的频率为总编辑事件的 1.4%。
Xin 等人还指出了每次编辑事件中断点连接处的微同源情况(参考文献 36)。我们利用这些数据(NCBI 基因表达组数据库;访问代码 GSE213149)计算了每种 Cas 及其靶标组合的微同源频率(见图 5B)。
这项分析揭示了由不同 Cas 变体引起的大范围删除具有类似的高微同源频率(79.2% 到 87.7%)。这一结果表明,在所有测试的 Cas 变体中,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DNA 修复途径可能参与了短暂处理的 293T 细胞中大范围删除的生成。
细胞系及培养
含有整合 HIV-R7/E-/GFP 基因组的 J-Lat 8.4 细胞和 J-Lat 9.2 细胞由 Eric Verdin 博士通过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 HIV 试剂计划、艾滋病病毒学部、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提供(参考文献 52)。
J-Lat 细胞在高级 RPMI-1640 培养基(Gibco,Life Technologies,荷兰 Bleiswijk)中培养,该培养基添加了 1% 胎牛血清、15 U/mL 青霉素、15 U/mL 链霉素混合物和 1% L-谷氨酰胺。之前已描述过含有整合的 dox 可控 HIV 变体(HIV-rtTA-GFP)的 SupT1-HIV-rtTA T 细胞的生产和培养(参考文献 19)。
人胚胎肾 293T 细胞则在杜尔贝克改良鹰培养基(DMEM;Gibco,Life Technologies,荷兰 Bleiswijk)中培养,这种培养基添加了 10% 小牛血清、青霉素(100 U/mL)和链霉素(100 mg/mL),正如之前所描述(参考文献 53)。
慢病毒载体转导用于持续的 CRISPR-Cas 编辑
慢病毒载体 LentiCas9-Blast(Addgene;52962)含有人类优化的链球菌 pyogenes Cas9 表达元件,而 LentiGuide-Puro(Addgene;52963)含有 gRNA 表达元件,这两者均由 Feng Zhang(参考文献 54)赠送。我们之前已描述过构建表达 gTatRev 的 LentiGuide-Puro 载体(参考文献 10)。
LentiCas9-Blast 和 LentiGuide-Puro-gTatRev 病毒载体颗粒的生产方法如前所述(参考文献 20, 55)。简而言之,293T 细胞在标准 DMEM 培养基中播种,然后使用 Lipofectamine 2000 与慢病毒载体质粒及包装质粒 pSYNGP、pRSV-rev 和 pVSV-g 进行转染。
转染 6 小时后,将培养基更换为添加青霉素(100 U/mL)和链霉素(100 mg/mL)的 Opti-MEM(Gibco),细胞在 37°C 和 5% CO2 条件下培养 48 小时。含有慢病毒颗粒的上清液经 250 × g 短暂离心 5 分钟以去除细胞,然后过滤(0.45 µM)并使用 Vivaspin 20 超滤离心柱(100 kDa 分子量截断;Sartorius)浓缩。
样品分装后存放于 -80°C。为转导 J-Lat 8.4 和 J-Lat 9.2 细胞,首先将 2 × 10^5 细胞在 1 mL 培养基中用 LentiCas9-Blast 病毒颗粒(30 ng CA-p24)转导,并使用慢刀霉素(3 µg/mL)培养 14 天以筛选转导了 LentiCas9 的细胞。
然后,细胞用 LentiGuidePuro-gTatRev 载体颗粒(30 ng CA-p24)转导,并使用卡那霉素(0.5 µg/mL)培养以筛选双重转导的细胞。在第二次转导后 14 天,收集总细胞培养中的细胞内 DNA 用于分析整合的质粒 DNA 及其邻近的染色体序列。
CRISPR-Cas 试剂的核转染用于短暂编辑
SupT1-HIV-rtTA T 细胞在第 1、6 和 29 天分别进行了三次核转染,使用的是 Cas9 和 Cas12a 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如之前所述(参考文献 19)。简单来说,为了制备 Cas9 RNP,通过混合等量的 200 µM crRNA(IDT)和 200 µM tracrRNA(IDT),在 95°C 加热 5 分钟后缓慢冷却,制备了 gRNA 双链。
然后将 100 皮摩尔的 gRNA 双链与 60 皮摩尔的 SpCas9 蛋白(TrueCut Cas9 Protein v2 NLS;Invitrogen A36499,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结合。对于 Cas12a RNP 的制备,100 皮摩尔的 crRNA(IDT)与 60 皮摩尔的 AsCas12a 蛋白[Alt-R A.s. Cas12a (Cpf1) Ultra nuclease;IDT,比利时卢文;10001273]结合。
使用 4D-Nucleofector X 单元和 SF 细胞系试剂盒 S(Lonza)及 CA-137 程序对细胞进行了 RNP 复合体的转染。在第三次核转染后 6 天,收集了总细胞 DNA 用于分析整合的质粒 DNA 及其邻近的染色体序列。
图4 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位点并不与可能的 CRISPR-Cas 非目标位点重合。对于每种潜伏感染的细胞和 Cas-gRNA/crRNA 组合,我们利用 Cas-OFFinder 算法(参考文献 28)分析了染色体和质粒序列,以识别可能的非目标位点。这个分析允许 DNA 和 gRNA/crRNA 之间存在最多 6 nt 的错配,以及 DNA 中最多 2 nt 的插入或删除。染色体 DNA 中潜在非目标位点的位置(仅展示了距离质粒整合位点最近的三个上游和三个下游位置;绿色标记)以及质粒 DNA 中的目标位点和潜在非目标位点的位置(黑色标记)都被标出(图线不按比例)。标记中还包括目标 DNA 中的错配数(从 0 到 6 不等)和插入或删除的 nt 数(从 0 到 2 不等),以括号形式表示(x/y;x 表示 nt 错配数;y 表示 nt 插入或删除数)。红色箭头表示目标切割位点。黑色箭头表示潜在的非目标切割位点。水平蓝线(标有星号)指出了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位点所在的区域(如图 2 和图 3 所描述)。
Alu PCR 用于确定 HIV 整合位点
Alu PCR 分析(参考文献 26)被用于识别 SupT1-HIV-rtTA 细胞中 HIV-rtTA-GFP 的整合位点。使用 DNeasy Blood and Tissue Kit(QIAGEN)和 QIAshredder 微离心柱(QIAGEN)按之前描述的方法(参考文献 20)提取细胞 DNA。
在第一步 PCR 中,将100 ng 的总 DNA 与DreamTaq Green PCR Master Mix(K1081,Thermo Scientific)、50 pmol的引物Alu-R(5′-TGCTGGGATTACAGGCGTGAG-3′;结合 Alu 重复元素)和 50 pmol 的引物A0653(5′-TTGCTACAAGGGACTTTCCGCTGG-3′;结合病毒 LTR 中的 U3 区域)混合,总体积为 50 µL。
样品先在 95°C 变性 5 分钟,然后进行 35 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 95°C 30 秒,58°C 30 秒和 72°C 30 秒。在 72°C 下额外延长 10 分钟后,1 µL 的 PCR 产物作为半嵌套 PCR 的模板,使用 DreamTaq Green PCR Master Mix、50 pmol 的引物 Alu-R 和 50 pmol 的引物 A1995(5′-TCAATAAAGCTTGCCTTGAGTGC-3′;结合 LTR 中的 R 区域)。
在 25 个周期的 95°C 30 秒,58°C 30 秒和 72°C 30 秒以及最后的 72°C 10 分钟延长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PCR 产物。从凝胶中分离出 PCR 产物,克隆到 pCRII-TOPO TA 克隆载体(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美国)中,并使用 BigDye Terminator v1.1 Cycle Sequencing Kit(Perkin Elmer Applied Biosystem)进行测序。使用 CodonCode Aligner 软件和 HIV-rtTA-GFP 参考序列识别 HIV 序列,并使用 NCBI 核苷酸 BLAST 工具(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及“人类基因组加转录”数据库识别染色体序列。
为了确认第 15 号染色体上的 HIV 整合位点,使用结合 5´LTR 下游 HIV DNA 的引物(A1311,5′-CCTGTTCGGGCGCCACTGCTA-3′)或 3´LTR 上游(A1995)与结合 HIV DNA 上游(U0,5′-ACACTTTCTATCCCGAAGG-3′)或下游(D1,5′-CAGCCAAGCCATAATAGG-3′)的染色体 DNA 的引物进行 PCR 扩增,然后对 PCR 产物进行测序。
使用RepeatMasker 网站和开放数据库 Dfam 3.0(A.F.A. Smit、R. Hubley 和 P. Green,未发表数据。版本:open-4.0.9)识别 Alu 重复序列。
PCR 和测序分析用于检测大范围删除
使用 DNeasy Blood and Tissue Kit(QIAGEN)和 QIAshredder 微离心柱(QIAGEN)从对照组和接受 Cas 处理的细胞中提取总细胞 DNA。通过巢式 PCR 检测大范围删除。
使用 OligoAnalyzer 工具(IDT)、HIV-R7/E-/GFP 序列(参考文献 56)、HIV-rtTA-GFP 序列(参考文献 19, 57, 58)以及参考人类基因组序列(GRCh38.p14,RefSeq 组装访问号 GCF_000001405.40)设计引物(见表 S1)。在第一步 PCR 中,将 100 ng DNA 与 1 × DreamTaq Green PCR Master Mix、50 pmol 正向引物 1 和 50 pmol 反向引物 1(见表 S1)混合,总体积为 50 µL。
在 95°C 加热 5 分钟后,进行 35 个 PCR 循环,每个循环包括 95°C 30 秒,55°C 30 秒,72°C 30 秒,最后在 72°C 延长 7 分钟,1 µL 的 PCR 混合物用作第二步 PCR 的模板,其中包含 1 × DreamTaq Green PCR Master Mix、50 pmol 正向引物 2 和 50 pmol 反向引物 2。
在 25 个循环的 95°C 30 秒,55°C 30 秒,72°C 30 秒和最后的 72°C 7 分钟延长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PCR 产物。仅在接受 Cas 处理的细胞中观察到的 PCR 产物被克隆到 pCRII-TOPO TA 克隆载体中并进行测序。使用 CodonCode Aligner(版本 10.0.2)将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对齐。利用 NCBI BLAST 工具来识别染色体序列。
非目标位点预测和微同源分析
使用Cas-OFFinder分析了参考人类基因组(GRCh38/hg38),以识别 Cas9 和 Cas12a 切割的潜在非目标位点。对于 SpCas9,该算法搜索了后跟 5′-NGG-3′ 原间隔相邻基序(PAM)序列的 20 个碱基对的 gRNA 目标序列。
对于 Cas12a,算法搜索了邻近 5′-TTTV-3′ PAM 序列的 23 个碱基对的 gRNA 目标序列。算法允许最多六个碱基对的错配以及最多两个核苷酸的插入(DNA 凸起)或删除(RNA 凸起)。参考 HIV-1 序列(NC_001802.1)也使用 Cas-OFFinder 进行了类似的分析,随后与 HIV-R7/E-/GFP 和 HIV-rtTA-GFP 序列进行了对齐。
R 包 mhscanR被用于识别由 Cas9 和 Cas12a 引起的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处的微同源。
在先前的几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 CRISPR-Cas9 或 Cas12a 系统攻击 HIV 质粒 DNA,发现 Cas 切割通常会在目标位点引起小范围的插入和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当质粒同时在两个或更多位置遭受攻击时,还观察到目标位点之间的 DNA 片段发生切除或倒置(参考文献 11, 16, 18)。
在这里,我们使用了基于 PCR 的测序策略,证明了 CRISPR-Cas9 和 Cas12a 治疗也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删除,这些删除可能包括周围的染色体 DNA 序列。由于观察到的删除始于预定的 gRNA 目标位点,因此很可能是由靶向的 Cas 切割活动引发的。我们还展示了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处经常出现微同源,这表明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DNA 修复机制参与了这些大范围删除的形成。
在早期的 HIV 研究中并未检测到这种大范围的删除,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研究采用了基于 PCR 的方法,其中的引物结合在距离预定 DNA 切割位点相对较近的位置,而大范围的删除通常会导致至少一个引物结合位点被移除。通过使用结合在质粒 DNA 周围染色体 DNA 上的更远端引物,我们能够检测到由 Cas 引起的高达 9.2 kb 的大范围删除。
尽管更大的删除很可能发生,但在我们的分析中它们可能会被漏检,因为其中一个引物结合位点可能会丢失。因此,在使用基于 PCR 的策略分析 Cas 编辑产品时需要格外小心。补充使用 RNA 分析来评估是否形成了异常转录本可能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确认 CRISPR-Cas 治疗的潜在有害效果。
我们对 HIV 编辑的发现与使用 CRISPR-Cas9 系统进行其他基因组编辑研究的结果相符合(参考文献 37-39)。在这些研究中,也发现了切割位点上游或下游的大范围删除。例如,Wen 等人报道,在 Cas9/gRNA 处理人类 T 细胞时,观察到的大多数大范围删除大小在 100 到 1,000 bp 之间,但有些删除可能扩展到数千碱基对(参考文献 39)。
Cas 切割甚至可能导致染色体截断(参考文献 40)和重排(参考文献 41),并触发基因组不稳定(参考文献 42)。我们在 J-Lat 细胞中 Cas9 引起的大多数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处观察到了微同源(占 82%),这与其他 CRISPR-Cas 研究中的高频微同源标记相一致(参考文献 31, 35, 36)。
最近,Xin 等人(参考文献 36)在针对不同 Cas 核酸酶的细胞基因的 HEK-293T 细胞中报告了大范围删除的产生。他们的补充数据分析显示了由不同 Cas 变体引起的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处也有类似的高频小微同源,SpCas9 和 AsCas12a 引起的删除频率分别为 79% 和 85%(见图 5B)。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大范围删除通常是由 Cas 切割后的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MMEJ)DNA 修复过程引起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短暂经 Cas9 和 Cas12a 处理的感染了的 SupT1 T 细胞中检测到的大范围删除的断点连接处并未发现任何微同源。我们的有限数据可能暗示,细胞类型可能影响细胞 DNA 修复过程和大范围删除的形成,但进一步分析是必要的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观察结果。
我们在这里证明了 CRISPR-Cas 攻击整合在 HIV DNA 上可能会导致包括邻近染色体 DNA 序列的大型非预期删除。这类大范围的删除可能会导致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原癌基因的激活,从而可能引发癌变(参考文献 22-24)。
这种有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较低,尤其是当靶向 HIV 基因组的中心位置时。然而,当靶向靠近质粒 5´ 或 3´ 端的位置,如长末端重复(LTR)区域时,这种频率可能会增加。LTR 是一个受欢迎的靶点,因为它出现在质粒 DNA 的 5´ 和 3´ 端,双重切割可能允许用单个引导 RNA 切除几乎整个病毒基因组(参考文献 43-45)。
此外,HIV 的随机整合在任一染色体上,增加了击中附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可能性(参考文献 22-24, 46)。可以考虑采用几种策略来减少 CRISPR-Cas 治疗期间大范围删除的频率,包括使用替代的 Cas 核酸酶,如 CasMINI(一种改造的 Un1Cas12f1)和 AsCas12f1(参考文献 36),或使用抑制 MMEJ 途径的药物(参考文献 47-49)。
然而,这些策略到目前为止效果有限,无法防止大范围删除的形成(参考文献 36, 47-49)。最近开始的使用 CRISPR-Cas9 在感染者中灭活 HIV 的临床试验(参考文献 50, 51)中,密切监控非预期的大范围删除和治疗者细胞的癌变非常重要,因为这可能构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注释:
ASM -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 美国微生物学会
PCR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聚合酶链反应
RNP - Ribonucleoprotein - 核糖核蛋白复合体
NCBI BLAST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
DMEM -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 杜尔贝克改良鹰培养基
LTR - Long Terminal Repeat - 长末端重复序列
PAM - 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 - 原间隔相邻基序
GRCh38 - Genome Reference Consortium Human Build 38 - 基因组参考协会人类构建38
信息来源:ASM Journals Journal of Virology Vol. 97, No. 12 CRISPR-Cas attack of HIV-1 proviral DNA can cause unintended deletion of surrounding cellular DNA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乌市沙区】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