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信大家都陆续听说关于“猴痘”的相关新闻。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在7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
猴痘,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传染病?
猴痘是一种由痘病病毒(Monkeypox virus)引起的疾病,主要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流行。此近年来也有一些猴痘的报告来自亚洲、美洲和欧洲。
猴痘病毒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性,不同亚型的病毒可能存在。
猴痘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如啮齿动物、猴子、人类)或与病毒污染物接触(如感染的健康护理工作者处理的样本、呼吸飞沫)而传播。
猴痘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传播:
1. 飞沫传播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口鼻部分分泌物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到他人口鼻部位。
2. 直接接触传播
与猴痘患者发生密切接触,感染病毒。例如通过触摸患者的皮肤病变或与染有病毒的表面接触。
3. 病原体悬浮传播
患者处于空气较为密闭的环境中,呼出的气体中的病毒可悬浮在空气中,他人吸入后感染。
4. 间接接触传播
与患者共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床上用品等,感染病毒。猴痘疫苗的广泛接种和病例的稀少性使得猴痘的传播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控制。
不过,猴痘疫苗和小儿麻痹症疫苗共存会引起猴痘的发生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接种天花疫苗来预防猴痘。
猴痘会造成大范围传播吗?
由于猴痘可以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尤其在人群聚集和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如人口稠密的城市、难民营等。
在一些地区,猴痘的爆发可能会导致局部疫情,但目前并没有全球规模的大流行。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做好这些预防措施
1. 发热
猴痘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摄氏38.3度(华氏101度)以上。
2. 体疼和肌肉疼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肌肉或关节疼痛。
3. 乏力和不适
患者会感到疲劳和体力不佳。
4. 发疹
疹子通常会在发热后的2-3天左右出现,开始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分布,并逐渐蔓延。疹子的特点是红色的丘疹,逐渐变为水疱,最终形成溃疡和痂皮。这些病变可能会导致强烈的瘙痒。
5.过敏反应
猴痘可能会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水肿和瘙痒。
6. 头颈部淋巴结肿胀
猴痘可导致头颈部的淋巴结肿胀和压痛。
7. 咳嗽和喉咙痛
在猴痘出现之前,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咳嗽和喉咙痛的症状。
目前数据显示,受感染的人群中,儿童和免疫力较低的人(如HIV感染者、免疫抑制治疗人员)更容易患上猴痘。
因此,基本的个人卫生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来源、使用安全和卫生的食品等,可以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猴痘的传播。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猴痘,应尽早就医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此外,猴痘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建议进行疫苗接种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