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疾控 > 额敏县疾控 > 艾滋病

图文信息

  • 带“套”了,一定能预防艾滋病、性

  • 安全套能防住HIV病毒吗?全程戴套

  • 当“返乡检测”遇见感染者,被忽视

  • 发生高危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阻

  • 感染HIV,一定会发展成艾滋病吗?

  • ​恐艾者的不断自我检测的可能是

带“套”了,一定能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吗?

地区:梦想健康来源:互联网发布者:高翔时间:2025-04-09 16:10:18点击:
 
经常有朋友跑来问:男女/男男发生关系,如果带套了,一定可以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吗?是不是带套了=完全没有风险呢?
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安全套无疑是很伟大,很实用的发明。在现代社会,安全套被广泛应用于避免女性意外妊娠,预防艾滋病(HIV)和性病的传播。但让很多人纠结的是,如果带套了,可以百分百预防艾滋病传播吗?
安全套的基本防护机制

安全套(condom)是一种物理屏障,通过阻隔双方体液交换来减少艾滋病病毒(HIV)及其他性传播感染(STIs)的传播风险,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

阻隔体液交换

HIV和其他性病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直肠液和母乳中,安全套能有效阻挡这些体液进入对方体内,从而减少病毒传播。

降低生殖器接触风险

一部分性传播疾病(如梅毒、HPV 等)可通过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患处传播,而安全套能覆盖大部分生殖器区域,减少了直接接触的机会。

减少微小的伤口接触

在性行为过程中,男女生殖器黏膜均可能因摩擦产生微小(难以察觉)的损伤,会成为病毒入侵的通道,使用安全套可降低这种微小伤口接触风险。

从理论上看,安全套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做到 100% 预防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杜蕾斯)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12只/盒价格_杜蕾斯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说明书,功效与作用-药房网商城

安全套的保护效果到底如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机构的研究:正确、规范地使用安全套,可以将艾滋病传播风险降低约 85%~98%。然而,仍有一部分艾滋病感染发生在 “不规范带套”的情况下,包括:

没有全程正确佩戴安全套

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可能导致其防护能力大幅下降,常见错误包括:

未在性行为前全程佩戴或半程带套:部分人在性行为开始后才佩戴安全套,甚至开始进入时不带套,一直到即将射-精时再匆忙带套。在前戏或初始阶段,体液交换可能已经发生,HIV或其他病原体可能已经进入人体内。

摘套过早:在射精前佩戴,但射精后未及时拔出,或在结束后未正确取下,导致精液外溢,增加接触感染风险。

重复使用或使用过期安全套:安全套为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可能降低其强度,而过期的安全套也容易破裂或失去弹性。

过程中安全套有破损、滑落风险

安全套的物理屏障作用依赖于其完整性,但以下因素可能导致破损或滑落:

佩戴方法错误:如未留储精囊、空气未排出、拉扯过度、佩戴时指甲划伤等可能导致安全套破裂。

使用不适合的润滑剂:如使用油性润滑剂(如凡士林、婴儿油)会破坏乳胶结构,增加破损风险。

尺寸不合适:过大容易滑落,过小则易破裂。

男性生殖器勃--起障碍:过程中生殖器疲软,不坚,安全套更容易脱落。

安全套没有完全覆盖

安全套只能覆盖生殖器的部分区域,而一部分性传播疾病可通过生殖器周围的皮肤、肛周、阴囊、会阴等部位接触传播。例如:HIV 可通过生殖器周围的皮损侵入皮肤黏膜;梅毒、HPV(人乳头瘤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等可通过直接皮肤接触传播。

这也意味着,即使戴了安全套,仍有可能因未覆盖部位接触导致传播。

双方的个人健康状况也可能影响感染风险

若伴侣一方存在以下情况,传播感染风险也可能进一步升高:

生殖道炎症(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炎症状态会破坏黏膜屏障,使病毒更容易侵入人体。

免疫力低下(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易被感染。

伴随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感染梅毒或疱疹病毒,患处有严重皮肤破损,可增加 HIV 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这些情况,即便是全程带套了,间接的体液交换,也可能导致传播。

怎样最大化降低艾滋病的传播感染风险?

虽然安全套不能做到 100% 预防艾滋病传播,但如果使用得当,仍然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护手段之一。

要提高安全套的保护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正规品牌安全套

使用正规品牌,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安全套;选择合适的尺寸,避免因过紧或过松影响防护效果;选择水性或硅基润滑剂,避免油性润滑剂损坏乳胶。

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

全程佩戴安全套,在性行为开始前就佩戴,避免前戏阶段体液接触;确保安全套无破损,轻轻挤压储精囊排出空气后戴上;安全套只可以单次使用,每次更换新的安全套。

对于某些高危情况可结合其他预防手段

PrEP(暴露前预防):高危人群(如 HIV 阳性伴侣的伴侣)可以坚持使用安全套,并服用预防性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

PEP(暴露后预防):对方是艾滋病患者,还可以在高危性行为发生后 72 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检测 HIV:对于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其他多性伴侣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

应养成正确的恋爱观,性爱观,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的肛交、同时多个X伴侣的情况)。

安全套是目前最经济、最便捷的 HIV 预防工具之一。

男男/男女发生亲密接触,若正确使用,能显著降低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的传播风险,但并非绝对安全。如不正确使用,没有全程佩戴,安全套破损、滑落等问题可能导致防护失效,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疆男孩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转载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无特别声明,本站转载之各种内容之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如果我们的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新疆艾滋病检测:13999198395|感染者互助QQ群:54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