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疾控 > 米东区疾控 > 艾滋病

警钟!研究证实:晚治患者体内HIV病毒库普遍“抗体耐药”

发布日期:2025-10-04 点击:

 


当人类遭遇HIV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奋力制造一种关键武器——中和抗体。这些抗体如同精准的钥匙,旨在插入病毒表面的锁孔,阻止它们感染健康细胞。长久以来,科学家们期望这些由感染者自身产生的“自体中和抗体”(aNAbs),不仅能对抗血液中的病毒,更能深入攻击那些潜伏在体内、构成治愈最大障碍的“病毒储藏库”细胞。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iliciano团队发表在顶级期刊《临床研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且极具挑战性的现实:在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体内,这些本该守护自身的抗体战士,却往往对自身储藏库中释放的病毒无能为力,甚至可能无意中“助纣为虐”。

Siliciano团队的研究目光聚焦于一群特殊的战士——从31位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体内病毒被良好抑制的慢性HIV感染者血液中直接分离得到的aNAbs。这些抗体,是感染者个体免疫系统与自身独特病毒株长期交锋的产物。研究核心问题直指要害:这些aNAbs,能否有效消灭患者自身病毒储藏库中潜伏的“嫡系部队”(通过qVOA技术释放出的原装病毒)?

答案令人警醒。研究人员依据aNAbs对患者自身储藏库病毒的中和能力,将分离株分为两类:

病毒低度逃逸组(耐药):aNAbs对这些病毒的中和效果微弱甚至无效。

高度逃逸组:病毒对aNAbs的抵抗力极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大于100 μg/ml。

分析发现一个关键规律:患者开始有效抗病毒治疗的时间越晚,其体内分离出的aNAbs对自身储藏库病毒表现出耐药/高度逃逸的比例就越高。这强烈暗示,病毒在感染早期未被药物控制时,有更充裕的时间在感染者体内疯狂复制、不断变异,进化出专门躲避该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尤其是aNAbs)攻击的“逃逸突变”。这些狡猾的突变病毒株,最终成为了潜伏储藏库的主力军。

然而,故事并非简单的“抗体无效”。进一步的药效动力学分析带来了更复杂的图景。模型预测显示,即使对于这些已产生一定耐药性的病毒分离株,在人体内实际的生理性IgG抗体浓度下,许多病毒仍会被aNAbs部分抑制。这种抑制的程度,竟然与一种单一抗病毒药物的活性相当!这意味着aNAbs在体内可能并非完全“躺平”,而是仍在持续施加一定的抗病毒压力。

 

更引人入胜的是,在极少数被其对应aNAb显著抑制(高达10万倍)的病毒分离株中,研究者观察到这些aNAbs的剂量反应曲线斜率异常陡峭。这强烈提示,在这些成功的案例中,aNAbs很可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存在某种协同效应——或许是一种抗体同时结合了病毒表面的多个关键位点,也可能是多种不同的aNAbs相互配合,共同发力,产生了1+1 2的强大抑制效果。这为未来设计更高效的抗体组合疗法(抗体鸡尾酒)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那么,为何在大多数情况下,aNAbs最终面对自身储藏库病毒时显得如此“力不从心”?研究指出,aNAbs滴度(浓度)的下降并非耐药性的唯一解释。一个可能更关键且微妙的机制被揭示:aNAbs介导的Fc效应功能,尤其是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作用,很可能扮演了“反向筛选者”的角色。

想象一下:在感染早期或治疗前病毒活跃复制的阶段,感染者体内同时存在aNAbs敏感病毒株和aNAbs耐药病毒株。当aNAbs结合到那些敏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时,它们不仅能中和病毒,还能像一面面“旗帜”一样,召唤免疫系统的杀伤细胞(如NK细胞)前来识别并摧毁这些被感染的细胞(ADCC效应)。这看似是免疫系统的胜利,实则埋下隐患——被高效清除的,恰恰是对aNAbs敏感的病毒及其感染的细胞。而那些对aNAbs耐药的病毒株及其藏身的感染细胞,则因为抗体无法有效结合或标记,得以“逃过一劫”。长此以往,敏感的病毒被清除,耐药的病毒却被“筛选”出来,成为幸存者并潜伏下来,构建起对自身aNAbs具有抵抗力的储藏库。 当治疗中断,病毒反弹时,这些精心筛选过的耐药毒株便成为主力军,使得aNAbs自然难以招架。

Siliciano团队的这项研究,其核心结论清晰而关键:在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群体中,很大比例的潜伏病毒储藏库释放的病毒,对感染者自身产生的中和抗体(aNAbs)具有显著的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并非源于抗体本身的绝对无效,而是病毒在早期无约束复制中进化出的逃逸能力,以及抗体介导的免疫清除无意中对耐药毒株进行的筛选所共同导致的结果。

【小结】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掀开了HIV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间一场复杂军备竞赛的深层帷幕。它揭示了一个残酷却必须直面的真相:在对抗自身潜伏敌人的斗争中,我们体内产生的抗体卫士,可能早已被狡猾的病毒“策反”,甚至无意中为敌人扫清了障碍。这项研究以科学的力量,再次将“尽早治疗”这一原则铭刻于对抗HIV的基石之上——唯有争分夺秒地压制病毒,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免疫系统未来的战斗力,为最终攻克储藏库、实现治愈保留珍贵的火种。抗体与病毒的缠斗远未结束,而对“早治”价值的深刻认知,将继续照亮人类最终战胜艾滋的前行之路。

参考资料:

[1]https://m.economic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us/promising-hiv-cure-could-be-achieved-through-children-decade-long-tests-reveal/amp_articleshow/123110378.cms

[2]文中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梦想健康】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电话
HIV药物阻断
HIV药物预防
采血结果查询
HIV检测
A友健康互助群
用户评论
新疆融爱健康版权所有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