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滋病,很多朋友的第一想法就是:感染了HIV约等于直接“重开”!!但实际上,艾滋病的感染过程、致病过程、致死过程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整理近几年的全国艾滋病死亡病例:2024年全国累计有20256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死亡(艾滋病死亡数是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在当月报告的全死因死亡数)。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艾滋病现在已经不再致命了,已经有药可治了,但每年艾滋病报告死亡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艾滋病死亡病例中约70%确诊时已经是艾滋病期患者(即确诊时已进入艾滋病发病期或CD4细胞计数≤200个/μL),41.3%患者确诊时已发生非常严重的免疫缺陷(中国疾控中心2024数据)。
34.7倍死亡率差距
研究显示,确诊时CD4<200的晚期患者,5年死亡率是早期患者(CD4≥500)的34.7倍(WHO 2025全球艾滋病报告)。
很多情况下,HIV感染本身并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免疫系统被摧毁了。HIV病毒自感染人体后,就通过不断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CD4+ 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免疫系统逐渐的崩溃。
当人体CD4+ T细胞数量降到很低水平时(<200个/μL,有的病例甚至只有个位数),人体免疫力严重受损,此时一些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
感染艾滋病的过程,病毒会系统性,不间断的破坏CD4+ T淋巴细胞,当每微升血液中CD4细胞:
>500:免疫系统基本可以维持正常运作,患者处于慢性期,很可能没有症状,但病毒复制依旧活跃;
200-500:免疫系统被大大削弱,人体正常免疫力大大降低,患者开始进入有症状期,开始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等机会性感染;
<200:病程正式进入到了发病期,此时患者可能爆发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致命并发症(美国NIH临床指南2025)
艾滋病晚发现的后果:非常严重!
很多艾滋病患者,确诊艾滋病感染时,病程已经进入到了发病期、终末期。此时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甚至已经难以修复。
进入到艾滋病发病期后,HIV 在体内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损害,此时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虽然也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但却无法完全恢复已经丧失的免疫功能。
患者进入艾滋病期后,面对的将是多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严重并发症的威胁,而这些并发症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直接原因。
广西省一项针对14293例HIV感染者的研究显示,晚发现者的5年累计死亡风险是非晚发现者的2.89倍。
晚发现,晚治疗,是导致艾滋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现阶段,最科学、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案是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通过早期抗病毒治疗能够让患者恢复基本健康,避免艾滋病的死亡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使 HIV 阳性者的预期寿命几乎与普通人相当。相反,若等到艾滋病发病后才开始治疗,存活率会大大降低,因为免疫系统已经处于崩溃状态,难以再抵抗各种致命的并发症。
早发现,早治疗,是抗击艾滋病的关键,也是改变艾滋病患者命运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定期HIV检测、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就可以极大降低艾滋病的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