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未来有望彻底治愈吗?
发布日期:2025-06-12
点击:次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HIV病毒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已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截至2024年,全球约有超40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接近四分之一,即近1000万人未能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导致全球每1分钟就有1人因艾滋病相关原因死亡。
说到艾滋病的彻底治愈,几乎是几代人共用的愿望,但实事求是的讲,至今艾滋病无完全有效的治愈方法。
虽然现在HIV感染尚无法完全治愈,但已经有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可用于有效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体内病毒载量,从而控制病情进展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些ART药物能够显著降低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患者能够维持相对正常的生活质量。
然而,现有的ART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一旦停药,病毒会迅速反弹;长期服用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骨质疏松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对ART药物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概括来说,艾滋病现在属于一类有药可治,有药可控的“慢性病”,但仍然需要患者积极治疗,并保持良好的依从性。
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艾滋病的治愈研究中,不断有新的抗病毒药物投入使用,新一代免疫疗法、基因编辑技术的突飞猛进,艾滋病的治疗有望彻底改变!
HIV未来治愈的可能性
尽管目前HIV尚无法被彻底治愈,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未来治愈HIV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并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此种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加。
艾滋病的“彻底治愈”与“功能性治愈”
简单来说,“彻底治愈”(sterilizing cure)指的是体内所有复制潜伏的HIV都被清除,病毒库(reservoir)完全清零,再无复发可能;而“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则是在不依赖持续抗病毒治疗(ART)的情况下,人体能长时间或终身保持病毒抑制。
两者的目标不同,也决定了难度梯度:彻底治愈最为艰巨,功能性治愈相对可期。现如今,积极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除了按时服药,已经非常接近于“功能性治愈”。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更强效,更长效艾滋病治疗药物的问世,艾滋病是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的。
艾滋病治愈个案启示:从“柏林病人”到“法国病人”
2007年,因艾滋病+白血病接受CCR5Δ32基因突变供者干细胞移植的“柏林病人”首例实现艾滋病痊愈,引发全球震动;
2020年,又一名50多岁女性的HIV病例,接受了白血病干细胞移植后再次成功治愈了艾滋病,进一步验证了“CCR5Δ32移植策略”的可行性,这已经是全球第8例通过骨髓/干细胞移植治愈艾滋病的病例。
这样的艾滋病治愈手段基于高风险的骨髓移植手术,只限于重症恶性肿瘤患者,伴随免疫重建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但为科学家提供了“基因层面攻克HIV”的宝贵线索。
基因编辑:CRISPR/Cas9与BCL11A
借助CRISPR/Cas9精准剪切技术,科学家正尝试在体外或体内敲除CCR5基因、或者编辑干细胞以抵抗HIV入侵。
2024年,一项早期临床试验显示,经CRISPR改造的造血干细胞在受试者体内存活并部分替代了原有造血系统,且CCR5阴性细胞比例逐渐提升。
与此同时,对BCL11A基因的调控也为功能性治愈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抑制BCL11A,可增强机体对HIV的免疫清除能力。
免疫疗法:CAR-T与双特异抗体
在肿瘤免疫领域大获成功的CAR-T技术,也正被移植到HIV研究中。HIV特异性CAR-T细胞可在体内识别并清除携带病毒的靶细胞;多中心一期临床数据显示,部分受试者在接受CAR-T疗法后,外周血HIV RNA持续低于检测下限数月。
另有“BiTE”类双特异抗体,通过一端靶向HIV糖蛋白gp120,一端引导T细胞,实现“定向打击”,为功能性治愈积累了宝贵数据。
长效ART药物与疫苗研发
除了“治愈”策略,长效抗病毒制剂与预防/治疗性疫苗也是攻克艾滋的重要武器。
长效注射型ART可将日服药物变为月度或季度给药,显著提升依从性;而在疫苗领域,mRNA平台、腺病毒载体、纳米佐剂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款候选疫苗进入Ⅱ期或Ⅲ期试验,部分方案在高危人群中展现了40%以上的预防效率,为实现“疫苗+治愈”双轨并进打开了一扇门。
“唤醒–清除”与“锁定–维持”双管齐下
当前针对艾滋病“储存库”的研究,提出了2种很有希望治愈艾滋病的策略:
“阻断–清除”(shock and kill):先用LRAs(潜伏激活剂)唤醒沉睡的病毒,再靠免疫细胞或药物清除;
“锁定–维持”(block and lock):不刺激病毒,反而进一步抑制其表达,持续将其“钝化”,使之永久沉默。
两种路径各有优劣,未来极可能走向组合策略,最大程度撬动HIV潜伏库,又将残余病毒钉死。
艾滋病治愈何时才能到来?
尽管上述这些治愈策略,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实现从“理论可行”到“大规模临床应用”,还面临多重难题。
另外,即便技术本身逐渐成熟,治疗成本、监管与伦理也是不可回避的课题。高昂的治疗费用,如何在全球特别是资源匮乏地区实现可及,可能需要全人类不计成本一起努力。
综合各类研究进展来看,在未来5~10年内,实现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更具可及性:通过基因编辑、免疫疗法、治疗性疫苗和长效ART的合理组合,让患者摘掉终生服药的枷锁,在无药可依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血浆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
彻底攻克艾滋病,尚需更长时间与更大投入,但相信这一天已经不再遥遥无期了。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梦想健康】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