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被发现40多年了,为什么仍然无法彻底治愈?
发布日期:2025-04-11
点击:次
 |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控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首次描述了5例“罕见肺炎”病例——这也标志着艾滋病首次正式进入人类的视野。
4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仍有超4000万HIV感染者,全球每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仍然超过100万。虽然艾滋病已经从最初的“不治之症”,到如今可以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长期控制,艾滋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艾滋病“彻底治愈”仍然“遥遥无期”。
人们攻克了天花、基本消灭阻断雷脊髓灰质炎,甚至让某些癌症都实现了长期缓解,而艾滋病却始终无法被治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来聊一下:
要了解HIV为何难以治愈,首先要了解它与普通病毒的不同之处。HIV不是一般的病原体,它拥有极强的生存策略。正因为如此,人类的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ART)都难以彻底清除它,HIV病毒的这些特性导致艾滋病很难被攻克。
HIV病毒变异速度很快
HIV作为单链RNA病毒,复制时依赖的逆转录酶具有很高错误率(每复制1万次出现1个突变),这种“粗制滥造”看似缺陷,实则赋予病毒恐怖的进化能力。2023年《自然》研究显示,甚至感染者体内可存在上百万种HIV变异株,远超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
病毒储存库的存在
HIV作为逆转录病毒(Retro virus),它能够将自己的遗传物质(RNA)逆转录成DNA,并整合进宿主CD4+T细胞的基因组,甚至一部分可以进入“休眠状态”。这些潜伏的感染HIV的细胞构成了病毒后备库,如同深埋地底的定时炸弹。免疫系统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仅能攻击活跃复制的病毒,对潜伏起来的病毒库基本束手无策。一旦停药,病毒可能会在几周内迅速卷土重来。
HIV主要攻击免疫系统的核心—CD4+ T细胞
其他病毒(如流感、麻疹)主要感染上皮细胞或器官细胞,而HIV直接破坏免疫系统本身。HIV进入人体后专门攻击免疫系统的指挥中枢—CD4+T细胞。而这些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负责协调免疫反应,一旦被破坏,免疫系统就会逐渐崩溃。
现有抗病毒疗法的“天花板效应”
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虽能控制病情,但却已经接近艾滋病治疗的“天花板”,即可以长期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彻底清除人体内的病毒。
患者需终身服药,并需要保持依从性
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每日服药可以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但停药后病毒库可迅速被激活。2022年WHO数据显示,全球仅76%感染者实现病毒抑制,药物副作用、耐药性、服药依从性等问题持续困扰患者。
免疫重建的“系统性崩溃”
艾滋病感染,尤其是晚确诊的HIV感染者,病毒造成的肠道屏障破坏、慢性炎症和免疫系统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患者即便控制住了病毒,免疫系统的慢性损伤,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仍比常人高2-3倍。
尽管HIV治愈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人们已经在尝试彻底治愈艾滋病,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目标是让HIV感染者即使不服药,也能长期维持病毒检测不到的状态,例如通过长效治疗药物,通过一年注射2次,即可长期抑制人体内的病毒复制。后续还会有新的,更强力的药物,更长效的药物,服药更方便的药物被应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人们也在尝试激活潜伏的病毒库并消灭,比如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或TLR激动剂激活潜伏病毒,从而进入“激活复制”状态,再用抗病毒药物彻底消灭。目前实验尚待进行,“激活+清除”策略有望成为未来治愈HIV的一种方法。
通过模仿“柏林病人”天然免疫HIV基因突变,通过CRISPR敲除CCR5受体,改造T细胞使其表达HIV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202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一名患者在CAR-T治疗后停药18个月未复发,但治疗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尚待解决。
广谱中和抗体(bNAbs)如PGT121、VRC01可通过结合病毒表面蛋白阻断感染。临床试验证实,广谱中和抗体抗体注射可将感染风险降低75%,但HIV的快速变异仍可能逃逸。
艾滋病mRNA疫苗开发
艾滋病mRNA疫苗(类似新冠疫苗),已开展部分临床试验。一些mRNA疫苗已被证明在动物模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这也为艾滋病疫苗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
虽然说,艾滋病仍然无法被彻底治愈,但人类已经将艾滋病从“死亡判决”变为“可控的慢性病”,而彻底治愈,大概也只是时间问题。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和布克赛尔县】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