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难治愈的真相找到了,我们离HIV治愈还有多远?
发布日期:2023-09-01
点击:次
 |
1981年10月,艾滋病首次在西班牙发现,直到1983年,人类才首次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尽管发现HIV已经40余年,也研发出多种抗病毒药物,现有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将HIV将其转变为一种慢性病,但仍然无法突破治愈HIV的这道门槛。正常情况下,人体对抗外界入侵的细菌、病毒,会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消灭病菌,然后能形成一定的抗体,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免受病菌的再次入侵。比如新冠病毒,就能通过疫苗或自身免疫等方式来建立抗体,从而实现在一定时间内避免再次感染。那么,为何HIV治愈这么难?原因在于HIV的三大特性:
HIV有着“惊人”的复制能力,在一名感染者体内,每天可以新产生10的10次方个病毒颗粒,高复制率使得病毒持续攻击免疫细胞,导致CD4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如果不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随即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最终导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HIV入侵人体后,一般不易察觉,往往在某次体检时发现HIV阳性。此时已经进入“潜伏期”,病毒在不知不觉中攻击CD4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HIV作为一种逆转录病毒,在体内持续进行逆转录、重组、将病毒DNA序列转录为RNA从而全身传播……在这一持续而频繁进行的过程中,病毒会发生程度不一的变异,每一次突变都会让免疫系统更难以识别。这就造就了病毒可以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杀灭作用,从而“肆无忌惮”地在体内大量繁殖。同时,HIV在传播及繁殖过程中发生一些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也意味着,即使人们研制出了有效抗病毒药物,在尚未控制病毒的时候就会对已经变异的病毒失效,使得针对HIV的药物开发越发困难。
更厉害的是,如果不依从服药,比如漏服、少服、停药等,病毒在药物压力差下更容易发生基因重组,甚至耐药。
人体感染HIV后,病毒DNA整合入CD4细胞,随同繁殖,形成一个隐藏的HIV“病毒储藏库”,药物难以接触,不能起杀灭作用,此处成为病毒的“避难所”。一旦停止抗病毒治疗后,病毒伺机反弹,并感染全身,再次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目前,抗病毒治疗是HIV治疗的唯一有效方法,它可以阻止病毒的发展,延长HIV 感染者的生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一旦确诊HIV感染,要尽早进行系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虽然暂时没有特效药物(方法)根除HIV,但我们相信在无数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治愈药物(方法)一定可以被研制出来。一切皆有可能,全球已经有多位接受了干细胞移植而现实HIV功能性治愈的病例,比如“柏林病人”、“伦敦病人”、“纽约病人”和“旧金山病人”等等。有了成功的案例,就有了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吃药,身体是自己的,不管当下的生活怎么样,首先是吃饱睡好,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托克逊县】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