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检测窗口期那么多版本,到底听哪个?
发布日期:2023-08-09
点击:次
 |
“我昨晚发生了无套性行为,今天去疾控检查HIV阴性,医生叫我3个月后再来。后来又去了医院检查也是阴性,医生叫我6周再来复查。我不信邪,又找到一位志愿者,他叫我6周后复查,然后建议我先吃阻断药。艾滋病窗口期那么多版本,到底听哪个?”
一般检测是4-6周即可。艾滋病发现至今已经42年了,为什么不同的医生对窗口期的观点截然不同,有的说2周,有的说6周,甚至有人说3个月排除,让人困惑,到底听哪个?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
窗口期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高危性行为去做检测,只有过了窗口期的时间,检测出阴性才能说明确实没感染,否则检测出的阴性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换言之,HIV检测窗口期的长短与检测方法有关。
其实,不只HIV检测有窗口期,其它的传染病也有,比如梅毒的窗口期是2-4周,淋病窗口期是2-12天。感染性病后不是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如果发生性行为后立即检查,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不能代表现就100%没问题。
凡事有例外,即使检测方法相同,数据也会因研究对象和检测频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原因有:
1、药物影响:如果服用过HIV阻断药,HIV检测窗口期会受到一定影响,时间要顺延。另外,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排斥药等,有一定影响,需要延长至12周后,检测结果阴性才能彻底排除HIV感染。
2、个体差异:HIV入侵人体后,其感染进程受到病毒特性(基因型、基因亚型、复制适性)、人体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关于HIV检测窗口期3个月的说法,是老教科书的观点。当年艾滋病刚发现的时候,限于当时的检测技术、手段、设备,排除的时间确实需要3个月之久。在实际检测的时候,我们的医生为了更保险(就当他是保守吧),所以仍然会沿用窗口期3个月的观点,这样大家就完全放心了,并不是说特别强调这个时间节点。
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HIV检测的方法、设备等有明显的进步,性行为满6周后,检测结果阴性就可以排除HIV感染。
HIV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急性感染期的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这个时期体内的病毒载量达到高峰,传染力极强,很容易发生HIV传播。现实中,很多人是被处于窗口期的性伴传染上HIV。
早检测、早排除、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病毒库大小。目前,疾控中心最常用的HIV筛查试剂是HIV抗原抗体检测和HIV抗体检测,所以,建议在发生高危性行为至少满4-6周后再去检测。以现有的诊斯技术,只要从发生性行为开始算,时间大于等于6周,检测结果阴性就排除HIV感染,无论是用哪种检测方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库车市】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