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间,她用爱心与包容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艾滋病患者,救活一颗又一颗绝望的心。
她30多次到河南艾滋病村,讲解、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
她就是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护士长、北京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王克荣,中国唯一荣获英国贝利・马丁奖的护士。
王克荣接触的第一位艾滋病患者是来自山西的老李。那一年是1997年。老李在一家炼钢厂工作,是个车间主任。一次在向熔钢的炉子里放废旧钢铁时,一个日本时期留下的炸弹被误放进了熔钢炉里。爆炸发生了,为救同事、抢设备,老李被烧伤了。在抢救过程中,以及后来多次的植皮、肢体功能恢复手术中,老李输入了大量的血浆,至于是哪次输血浆感染的艾滋病毒,谁也说不清。
听了老李的故事,王克荣被深深感动了。她眼前的老李是个英雄,值得所有人尊重。从此后,王克荣突破了心理障碍,对艾滋病患者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更多的爱心和包容。
“王姐,我的安全套破了,怎么办啊?”“王姐,我怀孕了,我想要孩子,可以吗?”打开王克荣的手机,短信里大多是这样的内容,而发信息的人多是艾滋病患者。
王克荣的手机可以贮存1200个电话号码,其中有700多个号码是艾滋病病人的。每个艾滋病病人来到地坛医院,她都会递上名片,给他们联系方式,并一再叮嘱:“有事找我。”她还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她说:“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接听回复。”
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时间越长,王克荣越感觉,仅是在护理上、病房里关心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在走出医院后,在心理、社会交往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艾滋病患者更需要帮助。
2006年的一天,地坛医院来了一名取结果的男青年,小伙子看到HIV呈阳性的报告单,没有像其他患者那样沮丧、绝望,而是特别平静。这一幕恰被王克荣看到。王克荣知道,患者得知病情的瞬间、24小时、48小时,都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点。
24小时后,王克荣给小伙子发了一条短信:“小刘,你在哪?”“我挺好的。”
48小时后,王克荣又给他打了个电话:“小刘,你在哪呢?”这次小刘挂掉了。王克荣再打,他不接。王克荣赶忙发短信,这次小刘终于回了:“我在河边呢。”这一天,王克荣给小刘打了很长时间电话,小刘告诉她,再过22天自己就要结婚了,请帖都发了,压力太大了。
“小伙子,两天后我们要去河南艾滋病村,你跟我们一起去吧,真想死也不差这一两天。”小刘去了,当他看到村子里很多艾滋病患者尽管经济条件极差,还在正常种地、养孩子,很受触动。他对王克荣说:“王姐,我不想死了,我觉得自己还有用。”回北京的火车上,小刘终于睡着了,这是他拿到检查结果后,第一次安静入睡。
2002年8月,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在河南艾滋病高发村建立了医疗点。这个村近千人因卖血感染艾滋病。几年时间里有130多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100多个孩子成了孤儿。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克荣报名第一批进村工作。此后,在短短14个月中,王克荣就17次来到这里,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王克荣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志愿者也达2万余人。
王克荣曾撰写了多篇与艾滋病相关的文章,先后30多次到大学、中学、社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为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做不懈的努力。她先后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新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对当地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从对患者的心理咨询、艾滋病科普宣传,逐渐拓展到对全国各地艾滋病护理队伍的培训、督导
上。由于工作出色,王克荣三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