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帮助恐艾人群的我,特别理解恐友这样的纠结和焦虑。
通常危险行为发生后都会有感染hiv的担心,也特别想早点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但如果过了窗口期,检测结果也是阴性的,还是不能放下疑虑,就属于恐艾心理问题了。甚至有些朋友没有实质危险行为,也会担心不已,同样属于恐艾心理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关键是有很多朋友,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心理原因,企图用反复检测或者专业人员的反复解释去破解。但我们会发现,反复检测的结果是,刚开始的时候,检测结果会让自己很安心,但是随着时间延长,检测后获得短暂安全信号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也就是好像检测也不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了。而这类朋友可能更需要的是通过和咨询师沟通,探索到合适的方法去重建自己的安全感。 还有一些朋友,他们理智上也知道自己检测结果是阴性,自己没有感染,但是他们会想:万一是检查的结果不准确呢?万一是我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窗口期延长了呢?诸如此类。小朋友的十万个“为什么”,到恐友这里变成了十万个“万一”。

常人的思维模式通常是:我身体不舒服,有发热,淋巴结也肿了,前几天还腹泻,我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具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出来后都是阴性的,证明自己身体没有大问题,症状可能就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那OK,我就好好治疗一下感冒就好,从此不再和艾滋有半毛钱的瓜葛。
恐友的思维模式是:我身体不舒服,有发热,淋巴结也肿了,前几天还腹泻,我需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具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出来后都是阴性的。恐友说,不对,虽然结果阴性,但我的症状怎么解释?是不是我已经感染了,但是目前检测不出来?

如果将人的心理做个大的划分,可以分成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异常心理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问题,当然不仅限于精神障碍,还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而精神障碍又可以细分为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等。
正常心理部分又可分为正常且健康及正常但不健康两个部分。我们常说的心理问题就是正常但不健康的部分,我常用心灵感冒的状态来形容。因为人身体感冒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心灵感冒也并不少见。
在国外,一个女孩找到了心仪的男朋友,准备结婚前通常会问男孩,你会经常看心理医生吗?如果男孩回答会。女孩会很愿意嫁给这个男孩。what?经常看心理医生的男孩女孩还愿意嫁给他,我没听错吧?是的,因为在国外看心理医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一个男孩子愿意通过正常渠道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说明他常常可以保持相对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且不是说出现了问题才去看心理医生,而是有压力就可以找心理医生聊一聊。当然除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一大影响因素以外,心理健康意识确实是有差异的。如果在国内,女孩得到这样的回答,不知道会不会say goodbye! 除了意识上的差别,还有就是更多的朋友对心理咨询还没有正确的认识,通常希望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很复杂,需要一个探索内心症结的过程。而很多朋友在最初咨询的时候更多的是想要解读艾滋专业问题,根本无暇探索心理问题成因,所以很难通过一两次就能找到问题所在。 如果恐艾的朋友还没办法通过专业知识解读和检测走出来,甚至还在恐惧中挣扎,不防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问题,找对方法,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