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非韦伦(Efavirenz,EFV)的抗逆转录治疗方案会引起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维生素D(VD)缺乏。在专业指导帮助下适度补充VD能够帮助维持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骨密度,有利于保持骨骼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艾滋病病人营养指导”工作组发表的艾滋病病人营养指导专家共识指出,在HIV感染的全过程中,机体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良好的营养支持能有效延缓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疾病进程,提高免疫能力,并降低各类艾滋病相关或非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有多项研究显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D)缺乏,VD缺乏率为21.1%~70.3%。且艾滋病的相关治疗尤其基于依非韦伦(EFV)的抗逆转录治疗会引起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VD的缺乏。
VD缺乏会影响患者骨骼健康、钙平衡和免疫功能,持续缺乏会对患者身体的长期健康产生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
共识指出,补充VD有利于维持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骨密度,有利于保持骨骼健康。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补充VD还可能与合并症(结核病、肝纤维化、冠状动脉钙化等)的发生风险下降有关。所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EFV的同时适当补充VD,有助于缓解药物治疗副作用。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含EFV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会引起HIV患者体内VD缺乏,VD缺乏会加速HIV病情恶化,而适量补充VD可以有效改善此状况。
相关横断面研究与纵向研究表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相比,EFV与患者体内VD低水平状态更相关。
患者体内VD水平通过检测25羟维生素D,即25(OH)D来评估。
备注:人体内25(OH)D的正常值为≥30.5ng/ml,20-30ng/ml表明VD功能性不足,10-20ng/ml提示VD缺乏,<10ng/ml则代表已严重缺乏VD。
25(OH)D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VD主要由人体皮肤照射紫外线后合成,少部分从食物或补充品中摄入。VD活化需要两个羟基化步骤: ①在肝脏中进行25-羟基化(通过CYP27A和CYP2R1),形成25-羟基维生素D,即25(OH)D。 ②在肾脏中进行1α-羟基化(通过CYP27B1),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即1,25(OH2)D。25(OH)D和1,25(OH2)D都可以被CYP24分解。 EFV通过抑制CYP2R1和诱导CYP24,干扰VD代谢,影响稳态, 造成患者体内VD缺乏。 在EFV能够影响VD正常代谢的情况下,补充VD是否还会因EFV的干扰而失去应有功效呢?是否需要接受更高的补充剂量?补充VD到底能不能、以及能给伴随有VD缺乏的HIV感染者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 在一次随机、主动对照、双盲实验中,VD补充组纳入8-25岁,有HIV-1感染记录、接受稳定的cART治疗≥12周、cART累计持续时间≥6个月,HIV-1 RNA水平<1000拷贝/ml,且无cART治疗方案更改计划的受试者88名。保证成员的基线血清25(OH)D浓度均≤30ng/ml,不改变研究期间的饮食、日晒、运动习惯。 其中有23名受试者接受含EFV的治疗方案,65名受试者接受不含EFV的治疗方案,随访6个月,测量所有血清和尿液VD代谢物和VD结合蛋白(即VDBP)的值,作为补充研究。 对6个月研究记录的各项参数做评估可以发现,除EFV组患者血清VDBP降低了69.3mg/ml(P=0.01),而非EFV组患者血清VDBP增加了4.9mg/ml(P=0.80)外,其余参数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如果患者接受以EFV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并达到稳定状态,同时补充VD可以起到一定疗效,并且在某些指标看来差异不大。 对于EFV组中血清VDBP的显著下降,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人体内85%-90%的VD代谢物与VDBP紧密结合,生物可利用性25(OH)D是游离25(OH)D与25(OH)D松散结合蛋白的总和。VDBP下降这一代偿机制可能是为了增加25(OH)D的生物可利用部分,并克服EFV相关的肝酶诱导,实验结果中,接受不含EFV治疗方案的HIV患者尿液中VD代谢物显著增加可能支持这一推论。 改变是多方面的,包括免疫调节、骨骼健康、心血管等方面。 免疫激活增强和免疫功能紊乱是驱动HIV疾病进展和共患病的重要因素,而VD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多向性。在服用EFV的情况下,做随机、主动对照、双盲研究,提供中等剂量(60000IU)、高剂量(120000IU)、对照剂量(标准18000IU)的口服VD3,结果表明,补充VD可以影响免疫激活水平,特别是单核细胞的激活,在病毒抑制的情况下效果更为明显。 一项多中心、48周、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显示,24周的VD补充后,受试者血清25(OH)D与基线相比有所升高,骨代谢相关的其它标志物,包括完整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骨转换标志物CTX、骨形成标志物PINP均有所下降。 这表明补充VD起到了改善HIV患者骨代谢失调的作用。 在另一项相关研究中显示,VD补充还可以减轻EFV治疗引起的骨密度BMD损失,尤其是在脆性骨折容易发生的髋部。 艾滋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帮助预测这一风险。以往认为,VD缺乏与HIV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而一项持续24个月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补充VD后,血浆25(OH)D显著上升,同时IMT的变化与25(OH)D变化显著相关(R=0.43;P=0.001)。 研究显示,适度的VD剂量(18000IU/月)与每月60000IU/月和120000IU/月的高剂量相比,颈动脉IMT显著降低。这提示我们,在HIV感染人群中,过高剂量的VD补充可能会产生不理想的效果,不应盲目地高剂量补充VD。 VD的主要来源是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所以保持适度的户外运动可通过该途径有效补充VD。但应该注意的是,过度紫外线照射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据此美国皮肤科学院建议,比起光照,我们更应从食物和补品中获得VD补充。 除建议患者应根据自身缺失情况和临床检验结果适当补充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在有助于补充VD的食物方面,艾滋病病人营养指导专家共识中也给出了相关饮食指导:
① 急性期HIV感染者应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例如平均每日吃100g瘦肉、1~2个鸡蛋、300g酸奶或牛奶和100g豆腐。 ②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应平衡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平均每日摄入蛋类50~100g、奶类300~400g、瘦肉鱼虾100~200g(其中鱼虾类达到50~100g)。 ③ 艾滋病期HIV感染者应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能量密度食物,增加含优质蛋白质丰富食物的摄入量,根据病情和营养评估选择合理的口服营养补充食品。在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除常规增加口服营养补充外,还应在必要时结合管饲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