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们客服小姐姐接到一个电话,咨询是否需要进行阻断。
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的女声,说自己和才认识的男朋友发生了有套性行为,在男方睡着的时候查看了男方手机,发现男方WX里面有不少收费的小姐姐,随即第二天,带男方去进行快检,初筛提示男方阳性。 我们客服小姐姐也告诉她,使用了安全套,风险很低。然而电话那头告诉我们,她用的是液体安全套,还表示淘宝店主说疾病预防上液体套传统安全套效果更好。 液体套能防艾?喵喵喵?
液体套,听起来新鲜的东西,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70年代,液体套就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液体避孕套是一种水溶性、无味、透明膏状液体体外避孕方法,能够体外阻止性传播疾病,同时有强烈的杀精作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外生殖道酸碱失衡或过敏。
对其在预防性病、AIDS方面的夸大宣传,应该慎重对待。
说白了,液体套的本质就是一种有杀精剂凝胶,对HIV的预防可以说并无正面作用。
*宝上不少商家宣传内容,甚至是有些可笑的。
- 安全期容易感染病菌?女性生殖系统自洁能力还是挺强的,阴道的酸性环境更是对病原体的强力屏障,甚至是HIV都不容易在这种环境中长时间存活。
- 体外射精伤身?单身几十年的大法师们,你们觉得伤身么??
- 吃紧急避孕药,确实有些副作用,然而,紧急避孕药和感染病毒有哪门子干系????
自2002年以来,有一些报告就警告说,含壬苯醇醚-9的凝胶对阴道和直肠之间脆弱的上皮细胞的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其中一项针对壬苯醇醚与艾滋病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的女性相比,经常使用壬苯醇醚-9的女性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几乎翻了一番。上皮损伤和阴道溃疡也是常见的非壬苯醇醚-9使用者的2-3倍。
在研究壬苯醇醚-9对直肠组织的影响时,也看到了类似的结果,许多使用者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直肠内溃疡,甚至出现直肠出血。
这些研究的结果是,含壬苯醇醚的凝胶及润滑剂的应用只会大幅度提高病原体感染风险。
液体套防不了病,只会让你更容易病。

在2017年新发现异性恋HIV感染者中,约三分之一的女性被固定配偶感染HIV,约十分之一的男性,被固定配偶感染。数据来源:NCAIDS
即使是男朋友/女朋友之间,戴套也不止是为了避孕。
对方不能明确阴性,你不想戴套,可能你就要吃阻断药,或者可能余生天天吃药。
然后我们再来看某款号称可以抗HIV的液体套的有效抗病毒成分:苯扎氯铵,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细胞芽胞无效。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素和有机物存在,作用显著降低。0.1%以下浓度对皮肤无刺激性。
然而,对艾滋病毒的效果,似乎是微乎其微。
我在各大期刊数据库里检索,终于发现他们产品里引用的的理论依据所在。
“朱琪. 微生物杀灭剂用于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重要意义[J]. 中国绿色画报, 2004(12):87-87.” 这篇文献来自,《中国绿色画报》影响因子1.33,嗯。 检索到这篇文献的同时下面出现了一篇中科院的硕士学位论文。 何本霞. 杀微生物剂的粘膜性评价[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 摘要:尽管近年HIV新感染人数有所下降,全球总HIV感染人数仍在增加。半数以上感染者为女性。在艾滋疫苗反复受挫的情况下,杀微生物剂为女性自主预防HIV性传播提供了有效措施。然而,杀微生物剂也可能诱导宫颈阴道粘膜炎症,反而会促进HIV感染,成为杀微生物剂临床应用的难题。因而,一种杀微生物剂的有效性依赖于它的抗病原体的特异活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精美平衡,其粘膜安全性评价是杀微生物剂的研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研究应用具有明确致炎活性的壬苯醇醚9(nonoxyno1-9,N9)、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phate,SDS)及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ZK)作为模式杀微生物剂(即阳性对照),赋形剂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ose,CMC)和溶媒剂PBS作为阴性对照,建立了体外和体内两个系统来评价杀微生物剂的粘膜安全性。体外模型用粘膜上皮细胞评价杀微生物剂细胞毒性。结果发现Caco-2细胞(结肠癌细胞系)和ME-180细胞(宫颈癌细胞系)对N9、SDS和BZK3种杀微生物剂都非常敏感,能够很好的判定它们的细胞毒性。BZK细胞毒性最强,N9次之,SDS最弱,与文献报道一致。体内动物模型选用雌性C57BL/6小鼠,采用安宫黄体酮同步化小鼠生殖周期。用N9、SDS和BZK等杀微生物剂处理小鼠生殖道粘膜一定时间,获取生殖道粘膜分泌液。结果发现,第一,经杀微生物剂处理后,与以往用作杀微生物剂致炎标记物的MCP-1和IL-6相比,阴道粘膜样中的L-selectin、P-selectin、VCAM-1、IgG和IgA持续分泌的时间更长、灵敏度更高、广谱性更高、与组织病理学损伤的相关性更高;第二,杀微生物剂处理引起巨噬细胞浸润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M2型(抑炎型)巨噬细胞减少,M1型(促炎型)巨噬细胞无变化;第三,HIV假病毒实验发现,杀微生物剂处理后引起阴道组织中病毒含量增加,提示增加HIV感染风险。此外,ELISA检测临床样本,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液中含有更高水平的L-Selectin、P-Selectin和VCAM-1。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包括体外和体内两方面的较完善的杀微生物剂粘膜安全性评价系统,并首次发现L-selectin、P-selectin、VCAM-1、IgG和 IgA较炎性细胞因子MCP-1和IL-6而言,是更为合适的杀微生物剂致阴道粘膜炎症的生物标记物。
答案是,有,但是目前仍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在欧洲的某些地区可以获得替诺福韦恩曲他滨阴道凝胶,这也是对女性按需PrEP效果不佳的替代方案之一。
UNC的研究人员发现,舒发泰(Truvada)在阴道和宫颈中的药物浓度远远低于肛门和直肠组织;即使每天坚持不间断,也只有75%的妇女能够达到与男性相同的保护水平。 很抱歉,据了解中国并没有这软膏,目前几个仿制药大国也并未有相关仿制药的出现。
- 老老实实使用传统乳胶避孕套+水性润滑油
- 多性伴者请应用PrEP
- 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以内可以有效阻断HIV
- 尽可能拒绝醉X嗨X,性行为过程中保持理智
-
如果套套破了……下篇分享
说到安全性行为,我就想起了阴性群体的暴露前、暴露后预防,今年年初,悦奔一生超强阻断服务包已经上线,我们将继续在HIV防控领域出一分微薄之力,我会用抗艾神盾的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平等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参考文献
- Van Damme, L.; Ramjee, G.; Alary,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COL-1492, a nonoxynol-9 vaginal gel, on HIV-1 transmission in female sex work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Lancet; 360(9338):971-977.
- Gorbach, P.; Weiss, R.; Cranston, R.; et al. "The slippery slope: Lubricant Use and Rectal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 newly identified risk."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January 2012; 39(1):59-64.
- 何本霞.杀微生物剂的粘膜性评价[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 HOWETT MK, KUHL JP. Microbicides for prevention of transmiss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J].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5,29(29).
- 符美华,陈祥生. 阴道内杀菌剂预防HIV传播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2).doi:10.3760/cma.j.issn.1673-4173.2005.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