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疾控 > 石河子市疾控 > 艾滋病

“与艾滋病人发生性行为,一定会感染吗?”

发布日期:2025-09-01 点击:
 

“男同,新交往的男朋友,已经发生过几次关系了。偶然发现他在吃药,逼问后他承认自己是艾滋病患者,服药1年多了。这种情况,和确诊的艾滋病人发生了性行为,我是不是肯定感染了?”有朋友急匆匆跑来问。

和艾滋病患者发生了性行为,是不是就肯定会被感染?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不同性行为的 “基础风险”

简单来说,哪怕与艾滋病人发生性行为,感染概率也并非 100%,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风险可以降到极低。

HIV 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本质,是携带有大量病毒的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接触到另一方破损的生殖器黏膜或伤口。

不同的性行为类型,传播艾滋病的风险也截然不同:

无保护肛XX交(接受方):风险最高,但仍非 100%

肛X交接受方(0)是所有性行为中风险最高的,对方是艾滋病患者,单次无保护肛交的感染概率约为 0.5%-3% 。

0.5%-3% 的概率意味着 “每 100 次无保护肛X交,受方约有 0.5-3 次会导致感染”,而非 “1 次就会感染”,临床上,有过十几次无保护肛j仍未感染的案例。

无保护肛X交(插入方):风险低于接受方

插入方(1)的单次感染概率约为 0.06%-0.6% ,是接受方的 1/10 左右。这是因为阴茎皮肤相对坚韧,黏膜暴露面积更小,病毒接触机会较少。但如果存在包皮过长、龟头炎等情况,风险会升高 2-3 倍。

无保护阴道性交:风险低于肛j

女性接受方:男方为艾滋病患者,女性单次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概率约 0.1%-0.2% ,阴道黏膜虽然比直肠黏膜坚韧,但性行为中的摩擦仍可能造成微小破损。

男性插入方:女方为艾滋病患者,男性单次行为感染概率约 0.03%-0.09% ,风险低于女性接受方,主要与接触面积和黏膜完整性有关。

无保护口交:风险极低,但并非零

口交的感染风险远低于肛交和阴道性交,但并非绝对没有风险。临床上,因单纯口交而感染 HIV 的案例极其罕见,全球报道不足百例 。

如果双方存在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破损时,另一方存在生殖器炎症,接触大量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时,可能增加口交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为什么性接触的感染概率不是 100%?

病毒量门槛:每毫升体液中 HIV 浓度需超过 1000 拷贝才可能造成感染,低于这个阈值,即使接触也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

黏膜屏障作用:完整的生殖器黏膜能有效阻挡病毒入侵,只有当黏膜出现微小破损(肉眼不可见)时,病毒才有机会进入。

免疫系统的即时防御:人体的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会在病毒入侵初期启动防御,多数情况下能将少量病毒清除 。

能让感染风险 “骤降” 的 4 大保护措施

即便对方是艾滋病患者,双方有性行为,这些措施也能大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最有效的 “物理屏障”

安全套能机械阻隔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对方规范治疗:U=U 原则下的 “零风险”

如果性伴是 HIV 感染者,且已接受规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病毒载量持续 6 个月以上检测不到,此时通过性接触传播 HIV 的风险为零(U=U,即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 。

暴露前预防(PrEP):高危人群预防手段

PrEP 是指高风险人群(如 HIV 感染者的性伴、多性伴者)在性行为前服用抗 HIV 药物,提前在体内建立 “药物屏障”,阻止病毒传播。

暴露后预防(PEP):高危行为后的 “紧急阻断”

如果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破裂等高危情况,可在 72 小时内服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断 HIV 传播。高危行为后,及时规范用药,阻断成功率可达 95% 以上 。

问题中,对方是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双方有性行为,自己可能害怕的要命。但总体来说,对方有坚持治疗,已经上药1年多的情况,最可能的情况,对方已经达到了“U=U”。

特别建议,最近不要再有进一步的高危行为了。如果可以,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近期的病载检测,如果病载低于检测下限,可以认为不太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播给你艾滋病。

与此同时,自己可在最后一次性行为后的4、8、12周进行艾滋病检测,以彻底排除艾滋病感染的可能。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梦想健康】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电话
HIV药物阻断
HIV药物预防
采血结果查询
HIV检测
A友健康互助群
用户评论
新疆融爱健康版权所有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