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虽能控制病情,却无法彻底清除病毒。HIV会潜伏在细胞内,形成“病毒储藏库”,一旦停药就会迅速反弹。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患者摆脱每日服药困境的新方法。
近日,医药巨头艾伯维在《自然·医学》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将原本用于抗癌的PD-1抑制剂布地加利单抗用于治疗HIV感染者,结果令人振奋:在41名受试者中,有2人长达半年多不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体内病毒仍被控制在极低水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突破口可能来自抗癌领域——PD-1抑制剂,这类被誉为“抗癌神药”的免疫治疗药物,其独特机制引起了HIV研究者的关注。它们通过“松开免疫系统的刹车”,让体内的T细胞重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而HIV感染恰恰也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HIV会迫使免疫细胞“ exhaustion”(耗竭),从而逃避免疫攻击。
这项名为M19-939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1b期研究共招募了41名HIV感染者(n=41),评估了布地加利单抗的多个静脉低剂量方案。该研究采用两阶段设计:在第一阶段,接受抑制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参与者接受了两剂静脉注射的布地加利马2 mg (n = 10) or 10 mg (n = 10) 或安慰剂(n = 5) 每4周一次。在第4周接受第二剂后,参与者开始密切监测试验性停药(ATI)。在第一阶段对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数据进行评估后,另一组参与者被纳入第二阶段,并接受了四剂布地加利马10的静脉注射 mg (n = 11) 或安慰剂(n = 5) 每2周一次(Q2W×4),同时在第1天开始ATI。
所有参与者均确认为顺性别,在长达44周的时间内耐受性良好。研究期间没有发生HIV定义疾病。
(ATI期间的病毒载量动力学)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在接受10mg方案的11名参与者中有6名经历了病毒反弹延迟,且病毒峰值相对较低,和/或在ATI期间实现了持续≥6周的无ART病毒控制( 200拷贝/ml),其中2人将这种无ART的病毒控制状态维持到了研究结束(204-252天)。该研究达到了预设终点,支持在HIV感染者中对布地加利单抗进行2期研究的进一步评估。
相比之下,安慰剂组的受试者均未能实现病毒控制,且病毒载量峰值在数值上也高于布地加利单抗治疗组。
这一结果虽然来自小规模探索性研究,却首次在人体中证明了PD-1抑制剂在HIV治疗中的潜力。
目前,一项更大规模的2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该研究将进一步评估布地加利单抗单药或与其他免疫疗法联合使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
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让HIV感染者实现“功能性治愈”——即患者可能在停止药物治疗后,依然能长期将病毒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享受近乎正常的生活质量。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这项研究无疑指明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方向。
参考资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993-0
文中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