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HIV病载检测结果
发布日期:2024-02-18
点击:528次


HIV病毒载量指每毫升(ml)血液里的HIV核酸数量。一般用每毫升血浆中HIV RNA的拷贝数(copies/mL)或国际单位(IU/mL)来表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HIV感染者需定期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用于评估ART的效果。有效的ART可以将病毒数量降到无法检测的水平。
每家医院的HIV病毒载量报告各不相同,有纸质的、有电子版的、有的直接标明数值、有的是需要转换的,但基本都包含两个数值:检测结果和检测精度(参考范围/检测下限)。
一般的医院都会用E+2、E+3......E+6等来表示,到底怎样计算病载呢?“E”可以理解为“乘号”,“E+数字”代表10的几次方,例如:E+1=10,E+2=10*10,E+3=10*10*10,以此类推。
如上图,HIV病载检测结果显示:1.83E+05=1.83*10*10*10*10*10=183000(拷贝/毫升),此外,报告单还标明检测下限,即精度,会因检测设备、试剂和技术而不同。目前检测病载的仪器一般在20~200精度,数字越小,精度越高,说明能检测出更低数值的病载。此次检测下限为20(拷贝/毫升),即可以检测出每毫升拷贝数高于20的病毒。
TND(Target Not Detected),未检测到目标,在HIV病毒载量检测中的意义是应用这个检测方法在这次试验中没有检测到HIV病毒。大多数患者ART后血浆病毒载量4周内应下降1个log以上,在治疗后的3~6个月病毒载量应低于检测下限。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三个HIV病毒载量区间的传播风险进行了划分:
►未检测到:没有可检测到的病毒,传播给性伴的风险为零,母婴传播风险最低,如同交通绿灯;
►可检测到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mL:存在一些病毒,但传播给性伴的风险几乎为零或可忽略不计,如同交通黄灯;
►病毒载量>1000拷贝/mL:存在明显的病毒复制,患者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或所生婴儿的风险增加,如同交通红灯。
关于病载检测频率,治疗后两年以内,建议每3~4个月检测一次,治疗两年以后,如果病毒载量被稳定抑制,则每6个月检测一次。
对于艾友们来说,当体内病毒检测不到,达到U=U(病载持续检测不出=不具传染力)。意味着更低的非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以获得更长的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耐药的风险;重建免疫功能并减少HIV的传播。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乌市水区】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