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很多精神疾病不同,长期以来,失眠仅仅被视为与其他精神障碍相关的症状,也很少被单独作为治疗靶点;人们往往认为,改善原发病有助于“捎带着”改善失眠。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失眠并不仅仅是其他疾病的附属物,甚至是诱发日后一系列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例如,相比于基线时无失眠的个体,随访1年后,基线时存在失眠但已缓解的个体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高1.4倍(AOR, 2.4; 95%CI 1.2-4.8);若此时仍存在失眠,罹患精神障碍的风险更高(AOR;5.6; 95%CI: 1.1–26.9)。相似的研究结果已得到了复制。
在这一背景下,来自美国的一组研究者回顾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之间,探讨失眠升高日后新发精神障碍风险的新研究,并重点关注了以下临床状况:焦虑、抑郁、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酒精使用障碍(AUD)/物质使用障碍(SUD)及自杀。
研究者从1859篇文章中筛选出16篇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见下表),其中部分研究同时探讨了多种疾病转归。总体而言,这些新研究支持失眠对于日后罹患精神障碍的预测效力。其中,失眠与抑郁的相关性证据最强;另外,失眠升高焦虑障碍、双相障碍及自杀风险的观点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针对SUD的为数不多的研究结论不一;并无研究探讨PTSD。
以下为针对部分新证据的回顾:
失眠与焦虑
失眠在各种焦虑障碍患者中较为常见,还是分离焦虑障碍及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诊断特征。早期流行病学研究已提示,失眠的存在与1-3年后罹患焦虑障碍显著相关。
本次分析中,5项新研究探讨了失眠在焦虑障碍发病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台湾地区一项纳入超过30,000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相比于无失眠及未使用镇静助眠药的个体,存在失眠但未服药的个体在6年内罹患焦虑障碍的风险高1.38倍(调整风险比[AHR]=2.38,95% CI 2.21–2.57);一旦个体同时使用了镇静助眠药(可能提示失眠较重),风险可升高5倍以上(AHR=6.55,95% CI 6.06–7.08)。
另一项纳入了909名社区老年人的研究也显示,基线时存在失眠与2年后出现焦虑症状及焦虑障碍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人口学、社会经济学及临床因素中,焦虑是仅有的两个与焦虑显著相关的因素之一,充分提示其价值。还有研究显示,失眠与焦虑存在双相关系,互相升高对方风险。总体而言,这5项研究进一步提示,失眠是日后罹患焦虑的危险因素。
失眠与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发作中及发作间期内,失眠均相当常见。既往研究提示,较短的睡眠时长同时与日后的躁狂及抑郁症状显著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证据均显示,睡眠紊乱(尤其是类似失眠的形式,但有时为睡眠过多)是双相障碍复发的前驱症状。总体而言,失眠及睡眠需求减少既是躁狂发作的先兆,也是其症状,与双相障碍的发病有关;然而,这一相关性的证据相对较少,且受到双相抑郁患者睡眠过多这一因素的干扰。
两项新研究探讨了失眠与双相障碍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上文所述的台湾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相比于无失眠及未用药的个体,存在失眠且同时使用镇静助眠药者在6年内罹患双相障碍的风险可升高13倍以上(HR=14.69; [11.11–19.43])。德国一项为期10年、针对14-24岁个体的纵向研究显示,基线失眠可升高新发双相障碍的风险(AOR=1.41; [1.11–1.79]);其中,难以入睡及晨间早醒均可独立预测双相障碍的发生。
失眠与抑郁
2011年,一项纳入了21项纵向研究的大型meta分析显示,失眠可使日后罹患抑郁的风险翻番。本次文献综述的时间窗内,共有11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探讨了失眠在抑郁发病中的角色。
其中,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四项研究中,两项显示失眠可升高日后抑郁的风险,一项为阴性结果,另一项结果存在冲突。针对成人的七项研究中,四项提示失眠可升高日后抑郁的风险,一项为阴性结果,两次结果存在冲突或结论不确定。
阳性结果最为确切的研究中,台湾研究再次显示,失眠未用药(AHR=2.74; [2.41–3.12])及失眠用药(11.86; [10.58–13.29])均与日后罹患抑郁障碍显著相关。另一项纳入1137名受试者的研究则显示,对于基线无抑郁的个体,失眠在平均7.5年的随访期内显著升高抑郁风险(AOR=1.85; [1.06–3.23]);另一项研究显示,失眠严重度是唯一可预测18个月内罹患抑郁症的基线因素。还有研究显示,失眠与日后罹患抑郁显著相关(OR=3.17; p<0.01),且介导了应激反应性与抑郁的相关性。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进一步确认,失眠可升高日后罹患抑郁的风险。此外,一项大型(N=1149)随机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可显著减少抑郁症状,疗效至少持续至治疗后6个月,还可增强抗抑郁药治疗下的缓解率(61% vs.33%),也从侧面揭示了失眠的角色。
失眠与PTSD
长期以来,睡眠紊乱一直被视为PTSD的一个标志性特征,而失眠在PTSD患者中尤为突出,但探讨失眠与罹患PTSD的前瞻性研究证据较有限。
本次综述纳入了两项研究,均提示失眠与PTSD的持续存在显著相关。此外还有研究显示,治疗PTSD患者的失眠可显著改善非睡眠症状。一项纳入了11项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PTSD严重度,效应值达中度(d=0.58)。然而总体而言,提示失眠可诱发及维持PTSD的研究证据远多于直接导致PTSD发病的证据。
失眠与AUD/SUD
以失眠为主的睡眠紊乱在AUD及SUD患者中相当常见。既往研究显示,童年早期的睡眠问题可预测青少年期的物质使用问题,对于年轻成人同样如此。
本项综述共纳入了3项新研究。第一项研究中,对于基线无AUD的349名受试者,失眠可预测随访1、3、5年内出现AUD症状的风险,而抑郁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此预测效应。第二项纳入6504名青少年的研究结果相对复杂,如难以入睡或难以维持入睡仅可预测1年时的人际关系问题及非法药物使用,但对于其他SUD症状无显著预测效力。第三项台湾研究中,失眠用药(AHR=4.12;[3.45–4.93])及失眠未用药(1.91; [1.61–2.26])均可升高日后罹患物质使用障碍的风险。
总体而言,上述研究为失眠在新发AUD/SUD中的角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但支持力度并不很高。另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失眠是否升高AUD/SUD治疗后的复发风险。
失眠与自杀
目前已有两项meta分析支持睡眠紊乱与自杀转归的相关性,包括自杀观念、自杀未遂及死于自杀。
本次综述找到两项满足入组标准的、探讨失眠与新发自杀相关性的研究。一项纳入252名曾有自杀观念/未遂史的现役及退伍军队人员的研究显示,失眠而非抑郁可直接预测12个月内的自杀行为,而这一相关性受到抑郁的介导。另一项研究将20名死于自杀者与400名对照进行匹配,并调整了抑郁症状的因素。结果提示,基线失眠可升高自杀成功的风险(AOR=1.30; [1.04–1.63])
尽管上述两项研究并未显著扩展现有证据库,但其进一步提示,失眠与日后的自杀转归相关。此外,新研究多调整了抑郁症状及心境障碍诊断等混杂因素,进而强化了早期研究所得到的相关性。
结论
本项系统综述纳入了近三年的16项研究,涉及23项分析;其中15项分析显示,失眠与日后新发精神障碍显著相关,2项分析结果为阴性,6项结果混杂。总体来看,失眠可被视为一系列精神障碍的前瞻性危险因素。其中,失眠与日后新发抑郁的相关性最强,与焦虑障碍、双相障碍及自杀的相关性证据也在不断累积中,而与SUD及PTSD的证据相对有限,或结果存在混杂。
除探讨其潜在机制外,对于临床而言,评估睡眠状况,尤其是失眠,应被纳入精神科全面评估的一部分;一旦发现苗头,即应基于循证学指南开展治疗,如CBTi,此举既具有治疗意义,也具有重大的预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