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和激素的变化而增加,所以多发人群一般为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由于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广泛普及已将HIV从限制生命的疾病转变为预期寿命接近正常的疾病,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口不断老龄化,HIV感染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有研究表明,HIV感染者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10%-15%。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传统的骨折危险因素外,与HIV感染有关的特定因素也可能起作用,包括传统的骨丢失危险因素以及由于病毒本身、慢性炎症和HAART引起的特定影响。
- 生活方式:吸烟、嗜酒、缺乏运动、使用阿 片类和抗抑郁药物
- 营养不良:钙与蛋白类摄入量低
- 老龄、低体重指数(BMI≤19kg/m2)
- 合并症:肝脏疾病、性腺机能减退衰弱
某些抗HIV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其中最常见的是替诺福韦,对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应谨慎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但对于存在下列任何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启动ART前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
①绝经后女性;
②年龄超过50岁的男性;
③年龄40-50岁具有骨折高风险的人(FRAX评估10年骨折风险≥20%);
④创伤性骨折史;
⑤跌倒风险高;
⑥具有临床症状的性腺功能减退;
⑦口服糖皮质激素(至少强的松5 mg/d 或等量的其他制剂至少3 月)。
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是骨密度检测,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当骨密度达到负2.5就可以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或髋部的骨密度(T值)。还有其他检测方法包括单光子吸收测定法、 定量CT、外周CT、定量超声等。
除了影像学检查,还有一些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协助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25OHD)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骨质疏松症需基于全面的检查测定结果来做出判断,最终诊断往往依赖双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结果而做出。
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应将多种干预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包括适当的筛查策略,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