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群破骨细胞表面的NF-KB活化受体(RANK)与成骨细胞表面的NF-KB活化受体配基(RANKL)结合后诱导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导致骨质吸收,从而清除老化的骨质和死骨。 而感染HIV后,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表面的RANK与RANKL结合紧密,破坏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平衡性,影响OPG/RANK/RANKL系统,造成骨质吸收增加,引发骨密度降低。 从左到右依次为正常、骨密度低下、骨质疏松和严重骨质疏松的骨头
抗病毒治疗的出现对艾滋病来说是个划时代的改变,不仅明显改善HIV/AIDS患者的预后,还能延长其预期寿命。但HAART引起的骨质不良反应也备受关注,特别是蛋白酶抑制剂(PI)和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在诱发骨质疏松上具有重要作用。 HIV-1 可能通过感染骨细胞而影响骨代谢,HIV-1 感染者低体质量,维生素 D 缺乏以及性腺功能减退也会影响骨骼系统。
CD4细胞计数越低,骨质疏松风险越高 CD4+ T淋巴细胞数是反映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感染HIV后,体内的CD4+ T细胞会不断受到HIV的攻击,CD4+T淋巴计数不断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骨量也会随之减少。 Grant等在CD4+ T细胞与抗病毒药物治疗相关性的研究中认为:CD4+ T细胞<50 cells/µl时,应用PI会比CD4+ T细胞>500 cells/µl时应用PI造成更多的骨质流失。同时也有研究指出CD4+ T细胞<200 cells/µl会独立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AIDS患者合并丙型肝炎或糖尿病亦会增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风险。除此之外,常见因素还包括维生素D4低水平、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低血清钙水平、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海洛因、使用糖皮质激素、绝经后的妇女和饮用酒精>16 g/d等。
随着AIDS患者的年龄逐渐变大,骨质流失加剧,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为了预防骨折的发生,除绝经期妇女外,建议对60岁以下、BMI< 20 kg/m²或BMI> 20 kg/m²以及CD4+T细胞计数≤ 200个/μl的男性进行骨质疏松筛查。
•T值<-2.5: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 1.王帅,赵汝岗,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8,12(03):221-224. 2.刘浩,李玮,魏强,周永胜.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8,26(02):239-243. 3.苏飞群,蒋冬芳,毛秀彩,莫耀素,周翠屏.艾滋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8,40(05):433-434+437. 4.http://www.cdc.gov/steadi/. 5.张丽侠, 谢静, 李太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感染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3, 31(7):43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