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Dehn及其团队在《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HIV免疫学研究。该研究首次揭示了HIV通过“劫持”和下调CD4 T细胞表面的CD96分子,从而有效抑制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全新机制。
”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HIV感染后,病毒会利用多种策略来规避和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以实现其持续复制和传播。传统的免疫学研究主要聚焦于病毒蛋白如何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但这项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宿主表面受体——入手,揭示了HIV如何通过调控这些受体来达成其免疫逃逸的目的。
研究人员采用流式细胞术 (FACS) 对HIV感染的原代CD4 T细胞进行了全面的表面受体分子筛选,共分析了332个受体。结果发现,有23个受体分子在感染后表达量显著下调,其中不乏已知的HIV感染相关分子,如CD4、MHC I、CCR7和CD62L等。
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是,CD96也出现了显著下调。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并非偶然,而是由HIV的两种关键辅助蛋白——Nef和Vpu——所介导的。这两种蛋白在HIV病毒中高度保守,表明CD96的下调是病毒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免疫逃逸机制。

CD96:免疫调节的关键分子
CD96是一种在NK细胞和T细胞表面广泛表达的受体,它与配体CD155相互作用,在调节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深入探索了CD96在CD4 T细胞中的功能:
* Nef和Vpu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HIV-1的Nef和Vpu蛋白对CD96的下调作用,甚至超过了其自然配体CD155和另一个相关的受体NTB-A。这表明病毒的这一“劫持”行为极具特异性和高效性。
* 促炎特性与细胞因子分泌:研究进一步发现,高表达CD96的CD4+ T细胞(CD96hi CD4+ T细胞)表现出明显的促炎性Th1/Th17表型。这些细胞能够分泌更多的干扰素-γ (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
* 增强抗病毒免疫反应:实验表明,CD96能够显著增强病毒肽刺激后IFN-γ的释放,并促进Th1/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这证实了CD96在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CD96不仅调节抗病毒免疫反应,还维持着CD4 T细胞的促炎特性。HIV正是通过利用其保守的Nef和Vpu蛋白下调CD96,来削弱宿主的免疫防御,特别是Th1/Th17介导的促炎反应,从而为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创造有利条件。
这一发现为理解HIV感染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通过针对CD96分子或其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或许能够增强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为研发下一代HIV免疫疗法和功能性治愈策略提供新的方向。
文章标题:The new trick of HIV: hijacking CD96 and weakening T cells.
作者: paperplaneTH